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
可是,首都搬家绝对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情。
在周朝的伟大首都从西部搬到东面之后,中央的威权迅速衰落,诸侯们渐渐地开始不尿中央这一壶了。
诸侯们互相攻杀,目无王法,周王室的威望江河日下。
现在,来说说周王室的地位变化。
这,需要从周的祖先开始说起。
【周朝的建立】
最早从黄帝说起就太久远了,从后稷说起也有些长。
只说一点,周王室是黄帝的后裔,姓姬,与黄帝同姓。
到公刘那一代,跟戎狄混居。
什么是戎狄?
上古时期,华夏族将周边的民族按照方位分为四个部分:北边的是狄,南边的是蛮,西边的是戎,东边的是夷。
后来常说南蛮南蛮,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戎狄就是西北的民族了。
由于公刘人品好,乐于助人,种粮食的水准又高,基本上就是雷锋加袁隆平这样一个人,因此受到各族群众的拥戴,成为那一带的首领。
到儿子庆节,周国正式成立,地点应该在今天的甘肃一带。
几百年后,到了古公亶(音单)父那一代,戎狄起兵来攻打,要抢财物,古公亶父给他们财物。
之后戎狄又来,要抢地盘和人民。
古公亶父又要给他们,老百姓不干了,想要打仗。
古公亶父劝他们说:“鬼子来打仗,无非就是要土地和人民。
想想看,大家跟着我也是过,跟着他们也是过,有什么区别?如果大家为了我而战斗,为我死那么多人,我不忍心。”
多么伟大的情操啊,就是华盛顿也比不上。
古公亶父带着自己的家属走了,一直来到了陕西,百姓们也都追随他去了陕西。
在那里,周围的部落们知道古公亶父十分贤明,也都过来归附。
于是古公亶父修建城墙,建立官府,为民服务。
说起来,算是真正的公仆。
古公亶父的大儿子叫太伯,二儿子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
季历的儿子叫姬昌,大家都看好他。
于是太伯和虞仲为了把王位让给季历,双双逃往南方,后来建立了吴国,成为吴国国君,这是后话。
后来季历继位,季历之后是姬昌,也就是周文王。
周文王发明了“周易”
。
据专家考证,这是自古以来最伟大的预测学,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周易”
研究会,夜以继日地想搞懂几成。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