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成了孔子的学生,说起来,这也是孔子的第一个野人学生。
从前的弟子,多数是庶人,也就是农工商之类,现在多了个野人,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子路是孔子学生中基础最差的一个,一二三四五都不认识,需要孔子从头教起。
别人已经在解应用题的时候,子路还在背一加一等于二;别人在开始学习《诗》的时候,子路还在学习认字。
好在,子路是个有恒心的人,认准了什么就一条道走到底的人。
所以,尽管天生资质一般,并且基础极差,可是学习刻苦认真,进步也很大。
“嗯,我宣布,子路担任班长,大家的生活作息,由子路管理。”
没有多久,孔子就任命子路为班长了。
没人反对,理由有两条。
首先,子路做事认真,卖力而且公平,大家乐得看他多干活;其次,子路高大威猛,性格火暴,没人敢惹他。
就这样,子路当了班长。
说起来,班长的祖师爷就是子路了。
【子路当班长】
虽然当上了班长,子路身上的那种野人气质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改变的。
大家虽然嘴上不说,背地里免不得还是有些瞧不起他,对他的一些做法也有意见。
孔子知道,子路这个人,用好了是自己的好帮手,用不好则会成为一个累赘。
所以,孔子决定要改造他。
第一个改造的项目是最迫切的项目,那就是子路对大家造成的那种不安全感。
子路总是带着剑,上课的时候也带着。
而他脾气暴躁,有时候发怒起来,恨不得拔出剑来砍人,因此同学们个个都怕他,上课的时候都离他远远的。
“由,你总是带着剑干什么?”
这天上课,孔子问子路。
“嗯,如果别人对我友善,我就对别人友善;如果别人欺负我,我就用剑来自卫。”
子路毫不犹豫地回答,流浪的日子里,常常有人欺负他,他就用剑自卫。
“由啊,从前你是野人,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要把你培养成君子,知道不?君子以忠诚为立身之本,以仁义来自卫。
君子不需要走出家门,千里之外的人都知道他。
遇到恶人,就用忠诚来感化他,用仁义来震慑他,哪里用得着剑呢?”
孔子一本正经地说。
“真的?”
“老师还会骗你?你想当君子还是想当野人?”
循循善诱。
“那,老师,我把剑收起来还不行吗?”
从那之后,子路再也没有带剑上课了。
按《说苑》。
子路持剑,孔子问曰:“由,安用此乎?”
子路曰:“善,古者固以善之;不善,古者固以自卫。”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