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尽管对孔子的某些说法还是不赞同,不过在子贡和冉有的影响下,还是觉得老头有学问,人品也不错,还是值得交往。
从那之后,季康子开始主动请孔子上门,请教一些问题。
当年的冬天,鲁国发生了蝗灾,季康子请来孔子请教这件事情。
“据我所知,一旦火星消失,昆虫就应该全部蛰伏起来了。
但现在火星仍然高悬在西方天空上,这是主管历法的官员应该闰月而没有闰月的缘故。”
孔子回答。
这个答案正确吗?
【季康子】
《论语》中有不少孔子和季康子的对话,主要都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和勤勉,该怎么办?”
季康子问。
“对他们尊重,他们就会恭敬;孝敬老人,慈爱孩子,他们就会忠诚;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差的人,他们就会勤勉。”
孔子回答。
按《论语》。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夫子,告诉我怎样为政。”
季康子又讨教。
“政就是正,您身为国家执政,您要是行得正,谁敢不正?”
孔子回答。
“那么,杀掉那些犯法的人,儆戒人们守法,怎么样?”
“您执政,怎么用得着杀戮呢?只要您真心向善,老百姓就会向善。
君子的德行就像风一样,老百姓的德行就像草一样。
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随风而倒啊。”
“那,鲁国强盗那么多,怎么办?”
“只要你不想他们当强盗,就算悬赏也没有人会当强盗啊。”
孔子说。
按《论语》。
季康子问政手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按《论语》。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按《论语》。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从孔子与季康子的对话中其实可看出孔子对季康子的看法:只要你真的想治理好国家,你就该以身作则,你做好了,国家就治理好了。
相反,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好,怎么治理国家?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