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高宗武后时外患-《隋唐五代史》

第四节 高宗武后时外患(第4页)
🎁美女直播

因并西洱河诸蛮,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

拓跋氏于此时内徙,移其部落于庆州,置静边等州以处之。

其故地陷于吐蕃。

处者为所役属,吐蕃谓之弭药。

羌亦有流移至西北者。

河陇陷后蕃祸之深,实由羌、浑、党项为所驱率也。

东与凉、松、茂、巂等州相接,松州见第三章第四节。

巂州见第三章第一节。

南至婆罗门,西陷四镇,北抵突厥。

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旧书·吐蕃传》文。

此婆罗门指印度。

《通鉴》作南邻天竺,见永隆元年(680年)。

武后秉政,永昌元年(689年),韦待价击之,败于寅识迦河。

《旧书》本传:旋师弓月,顿于高昌。

胡三省曰:据《旧书·传》,当在弓月西南。

长寿元年(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复四镇。

更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

复四镇之谋,起自唐璇,见《新书》本传。

证圣元年(695年),寇临洮。

即洮州,今甘肃临潭县西南。

明年,王孝杰、娄师德与钦陵战于素罗汗山,胡三省曰:在洮州界。

败绩。

是岁九月,钦陵遣使请和。

求罢四镇兵,分十姓地。

诏通泉尉郭元振往察其宜。

通泉县,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

元振言绝之恐其为患甘、凉,可要以还吐浑诸部及青海为易,从之。

盖吐蕃距河、湟、青海近,西域远,故唐于陇右,每战辄北,四镇则吐蕃不能以力取,乃谩为好辞以求之也。

圣历二年(699年),器弩悉弄渐长,与大臣密图钦陵,乘其在外,阳言将猎,召兵,执其亲党二千余人,杀之,而发使召钦陵、赞婆等。

钦陵举兵不受召。

赞普自讨之。

钦陵未战而溃,自杀。

赞婆来降。

长安三年(703年),吐蕃南境属国泥婆罗门等皆叛,赞普自讨之,卒于军。

诸子争立。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