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在流向大海过程中所流经的最后这段区域,无疑是人类最初熟练掌握灌溉技术后在此大规模发展农业的地方。
靠雨水栽培耕作的地区占据了新月地区可耕种区域的主体。
这一地区连绵不断,发端自位于死海东南方的摩押高原,穿过浩兰和裂谷以及东叙利亚深厚的沃土,越过杰济拉,直抵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库尔德斯坦群山之间的亚述。
霍姆斯、阿勒颇和摩苏尔都是目前主要的农业中心;但明日它们可能会被卡米施里耶、泰勒阿费尔和杰济拉地区其他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兴起的城市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
在降雨地带耕作成本最低,但在灌溉过的绿洲耕作获利最丰,而在散落于大草原干燥腹地各自为政的山区地块耕作则最为了不起。
有三处重要的绿洲,分别是巴士拉、巴格达和大马士革。
有两处藏有神奇清泉和树林的山区根据地,分别是摩苏尔以西大草原上的辛贾尔山和大马士革以东南大草原上的德鲁兹山。
绿洲中的活水产生的魔力作用,无可否认,可谓非同一般。
“底下流淌着河水的花园”
:大马士革的绿洲为先知穆罕默德提供了他心目中天堂的形象;巴格达和巴比伦的绿洲或许原本就是伊甸园神话背后的现实依据。
我曾乘坐蒸汽船,一整天时间沿阿拉伯河顺流而下,游走在巴士拉一座座枣椰果园之间——只是在阿巴丹被炼油厂打断了一下;我也曾驾车畅游大马士革的姑塔,穿行过枝繁叶茂的通道,瞥见路旁的杨树林、果园和田野,发现潺潺流水几乎和汽车齐头并进。
不过,看来是巴格达的绿洲最具农业发展的前景。
毋庸置疑,这里已经有过最辉煌的过去,伊拉克政府正将部分采油提成费用于重现伟大过去的事业之中。
在灌溉农业的早年岁月,伊拉克大概先于埃及步上了蒸蒸日上的轨道,此后至少四千年时间,伊拉克和埃及旗鼓相当。
直到公元13世纪以后,伊拉克古老的灌溉系统才最终土崩瓦解。
今天,它正在被系统地进行整修复原,待到这项工作完成以后,西亚土地上将会再次出现埃及的对手。
汽油时代或许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无论使用什么机械动力,到底是民以食为天。
肥沃新月地带又再度开始为人类食物供应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这才是阿拉伯世界真正划时代的大事。
————————————————————
(1)?巴格达条约组织,1955年美国主导下成立的军事条约组织,成员国包括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土耳其、英国和美国。
(2)?肥沃新月地带(FertileCrescent),又称肥腴新月、新月沃土、肥沃月弯,是指西亚、北非地区、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包括黎凡特、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位于今日的以色列、西岸、黎巴嫩、约旦部分地区、叙利亚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东南部、埃及东北部。
(3)?又译东托罗斯山脉。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