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甲午战争》

3(第2页)
🎁美女直播

日本总领事馆曾向轮船公司施加最大压力,禁止把棺材运回日本。

和田本人也受到领事馆工作人员的劝阻,当他质问时,领事馆人员并没说出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

至少在金玉均被暗杀一案的处置上,许多人推测,李鸿章同日本的井上馨可能有某种默契,彼此心照不宣。

这是有一定根据的。

不过,双方的观点和想法并不一致。

李鸿章是为了强调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为了向朝鲜政府施加影响,要用事实显示一下力量。

如果金玉均的遗体被送往日本,人们就会说:“你瞧,清政府总说朝鲜是它的属国,可属国的叛逆在中国的土地上被暗杀了,反倒把遗体引渡给日本,太软弱无能了。”

那样的话,中国的威望免不了要降低。

所以,无论如何要满足朝鲜的请求,把遗体送回朝鲜。

而日本方面,井上馨也许比李鸿章棋高一着。

他从各种情报得知,日本的军备确实超过中国了。

由于修建万寿山,中国海军的预算大部分被挪用,近十年来停滞不前。

与之相反,日本在这十年中增强了军备。

福泽谕吉的脱亚论设想:日本脱离亚洲,成为列强之一,同列强肩并肩地在亚洲扩张利权。

这种想法,已浸透到日本的各个领域。

在“甲申政变”

中,我们不得不含泪而退,而今,一定要讨还这笔债!

——对外强硬的论调高涨起来,准备进行一次以中国为对象的战争。

日本所等待的,只是战争的“时机”

更具体地说,对华战争就是同中国争夺在朝鲜的霸权,把朝鲜划进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日本已经实行了国民皆兵制,从一切阶层中征兵。

眼下需要的是鼓舞士气。

把金玉均的遗体郑重地弄回日本,对于煽起敌忾之心很不适宜。

金玉均是日本的负担,一直遭到冷遇,日本巴不得他死去,只是在日本被杀,外交上不好交代。

对于中国来说,他是以亲清为国策的朝鲜现政府的叛逆,是该杀之人。

尽管日本政府对他冷淡,但在民间却颇受欢迎,人们把他当亲日派对待。

中国唯恐金玉均有朝一日组织起亲日内阁,因而也盼望他死掉。

不论铲除金玉均,抑或处理遗体,中、日两国都是同床异梦。

年轻的和田延次郎当然不可能明白这“同床”

的奥妙。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