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千年悖论:人性的历史实验记录》

人 物(第2页)
🎁美女直播

每个人一出生就已被规定了生存的理由和目的,每个灵魂都可以在这个宏大坚固的庇护下安全而慵懒地憩息。

这些灵魂都安土重迁,不到万不得已,刀剑相逼,不会另寻他路。

在这个世界里,你的生命并不属于自己。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你的生命是祖先的恩赐,它附属于父母和家族。

所以,一个人生存的目的,乃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光大家族的基业,延续家族的血统,使之不致断绝。

这种责任重于个人的生命利益。

这种思维大而广之,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血缘关系的扩展。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社会成员的一切行为,必须基于两条基本准则,那就是对皇帝的“忠”

和对家长的“孝”

在某种意义上,“忠”

和“孝”

已经脱离道德规范和范畴,而上升到价值本体的层面。

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价值,即在于用自己的行动去注解忠孝仁义这些天理,否则你的存在不仅毫无价值,甚至不如禽兽。

所以,叛徒、投降者、贰臣,他们背叛的不仅是自己的主子,而且是整个世界。

他们注定要被世界所抛弃。

翻检图书馆里整架整架发黄的史书,我惊异于历朝历代忠臣烈士的数量,他们总是于王朝板荡之际集中出现,史书作者总是不得不为他们那些近乎雷同的事迹留出大量篇幅。

他们中的多数是在并无切身危险的情况下安然自裁,有的还同时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女,甚至于贴身仆人。

常常是阖门自焚。

他们用这种残酷的自杀方式为自己的精神生存赢得空间,并因此获得精神上的自足感。

这是他们完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使命的最完美选择。

吴三桂别无选择地属于这个世界。

他的人格取向不可避免地认同于正统价值观的守护者:忠臣孝子。

吴三桂似乎比别人更有理由效忠于大明朝。

风华正茂的青年将领吴三桂是大明朝野闻名的孝子良臣。

他甚至可称得上这个世界的道德楷模。

这起因于一件意外事件。

那是天启年末的事。

那一年吴三桂刚刚十八岁,还是个半大孩子,正在舅舅祖大寿的指导下学习武艺,父亲吴襄是祖大寿手下的一个总兵官。

那一日吴襄带领五百名士兵出锦州城巡逻,在辽西荒凉的白山黑水间例行每天的公事。

不过,这一次事出偶然,在城外几十里处,吴襄和皇太极率领的四万满洲兵遭遇。

皇太极为什么带领如此庞大的军队出现在此地,史书中未有明确记载,不过吴襄的境遇却可想而知。

吴襄急忙撤退,但是在锦州城几里之外还是被如狼似虎的满洲兵团包围。

吴襄带领这五百人左冲右突,无济于事,全军覆没看来是唯一可能的结果。

祖大寿闻讯带着外甥吴三桂登上城楼观战。

两人都心急如焚,吴三桂一遍遍催促舅舅发兵救援。

可是锦州城里只有三千守兵,坚守尚且不足,何谈出城救援。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