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李希烈被平灭,“真卿家迁丧上京,启殡视之。
棺朽败而尸形俨然,肌肉如生,手足柔软,髭发青黑,握拳不开,爪透手背”
,那影响则是“远近惊异焉”
。
(《玉堂闲话》卷五)颜真卿尸身不腐,儒生们是愿意解释为忠烈之气所致的,但颜真卿还是一个修道者,所以道士们就此编造出了他成仙的传说,尸体在旧棺木中是面貌“如生”
,但再装到新棺材中却又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原来他早已“尸解”
成仙了。
僵尸被认作尸解成仙的遗蜕,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如后汉时的鲍盖,死后既葬三十年,忽然托梦于妻,言当复生。
妻发棺,其尸如生,只是没有气息,而墓中所燃灯竟三十年未灭。
(《宝庆四明志》卷十一引《舆地志》)。
五代时后唐大将郭崇韬征四川(前蜀),至汶州,见古冢有尸如生,命以重礼葬之。
夜梦尸主谓曰:“我已为太乙真人侍者。
既能葬吾,可以免祸。”
(见宋张商英《蜀梼杌》卷下。
但郭崇韬平蜀之后却被诬杀,这神仙跟班说的话一点儿也不算数。
)
也许是此说使得僵尸带了“仙气”
,于是而有僵尸之肉可以做药物之说。
此说最早见于南朝时的《异苑》,其书卷七载宋文帝义熙年间,汉末术士京房之墓为军士所盗,其尸完具,当时以为“僵尸人肉,堪为药”
,于是军士便你一刀我一刀地把这“药材”
分割了。
人成了仙而遗蜕却要被凌迟,这也是修仙者始料未及的。
这一说法可能到了五代还为人所相信。
《旧五代史·朱瑾传》中说到忠于杨氏的朱瑾自杀之后,权臣徐温“以瑾尸暴之市中。
时盛暑,肌肉累日不坏,至青蝇无敢辄泊”
。
于是“人有病者,或于暴尸处取土煎而服之,无不愈”
。
到了他被埋葬之后,“是时,民多病疟,皆取其墓上土,以水服之,云病辄愈,更益新土,渐成高坟”
。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