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雨荷蹙了下眉头,一时间不解郑和为何要说这些。
郑和口气中有了几分唏嘘之意,又道:“于是天子定下个计划,叫做永乐,希望借助永乐计划,铲除大明隐藏的所有内忧外患。
这个计划,自我参与起,运筹了最少十数年,但可说是在二十多年前就曾设计过。”
叶雨荷立即听出问题所在,质疑道:“二十多年前?那时候还没有靖难,朱……天子还没有登基呢?那时候天子怎么可能会设计这个局?”
郑和背对叶雨荷,点点头道:“你能想到这点,说明你很细心。
实际上,这个计划本不是天子筹划的。
布局的人应说是太祖,我们不过稍加改动而已。”
叶雨荷震惊道:“你说什么?是太祖设计了这个局,这是……怎么回事?”
她本来以为自己明白了很多,但直到如今才发现,这个布局的深远和磅礴,还远超她的想象。
郑和沉默良久,看着金帐中的那个高台,若有所指道:“世人熙攘,多为权利,就算当了皇帝也不例外。
没有当皇帝的,想方设法去当皇帝;而当了皇帝的,又会竭尽心力地去稳固皇位,甚至终日提心吊胆。
做皇帝,权势肯定是大的,得到的东西亦是多的,但在我来看,快乐未见得比常人要多。
永乐永乐……不过是个梦想罢了。”
叶雨荷虽感觉世人或许多半不认可郑和的看法,但她自己却是心有戚戚焉。
望着那宁静而又沧桑的身影,叶雨荷问:“话虽如此,但你呢……不想当皇帝吗?”
她这话实在有点大逆不道的味道,幸好这金帐虽大,却只有他们两人在。
郑和好像笑笑,道:“那你呢……想当吗?”
叶雨荷沉默许久,终于摇摇头。
郑和好像感觉到了,又道:“大千世界,人各不同。
有时候,在某些人看来,两情相悦,给个皇帝都不换;在另外一些人看来,或许探寻天下的玄秘,比当皇帝还要有趣。”
叶雨荷本想问郑和口中的另外一些人,是否在说他自己,因为郑和数下西洋,看起来就是在探寻天地玄奥,乐此不疲。
终究没有兴趣再探讨这个问题,回想到秋长风的身上,感觉郑和先前有感而发的皇帝理论,似乎说是朱棣和朱高煦,又像是说朱元璋,但仔细想想,古今皇帝,鲜有例外,心中不由得有了几分惘然之意。
郑和似乎又笑了,“我扯得太远了些。
我想说的是,如今天子其实和太祖最像,也认为最能理解太祖的心思。”
叶雨荷微哼一声不置可否。
这事情她倒是懂的。
朱棣一直忌讳别人说他是篡位,因此一直宣扬他才是真正继承朱元璋衣钵的人,而又对世人说朱允炆倒行逆施,不尊祖宗家法,但这些事情,她不想多想。
“实际上,天子也的确和太祖想的一样。”
郑和略带感喟道,“当初太祖在位时,就想让大明江山世代永存,这才定下了许多家法,同时用尽心力地铲除心中的叛逆……包括所有知道金龙诀的人。”
叶雨荷见郑和提及到金龙诀,精神微振,问道:“难道那金龙诀……真的可改命吗?关于太祖用金龙诀改命一说,真有其事吗?”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