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别担心我了。”
二郎苦笑道:“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都当爹了。”
“也是,你是大人了。”
陈希亮喷着酒气转向三郎、四郎,半天咽口吐沫道:“你俩没啥好说的……”
再看看五郎:“多笑笑,日子多美好啊……”
“爹,我呢?”
见陈希亮没有提自己的意思,小六郎只好自己问了。
“你呀,就俩字,听话。”
陈希亮笑着摸摸幺子的头道:“听苏家婶婶的话,听苏家姐姐的话,听哥哥们的话,听张婶的话……”
“哦……”
小六郎撅着嘴,显然对这么多领导压力很大。
“你们还有什么事?”
看着五个半精壮的少年,陈希亮自豪的笑道:“这一别就是半年,有话就赶紧说。”
“还真有。”
陈恪道:“爹爹,听说京里达官贵人,有榜下捉婿的癖好。”
“嗯,是啊。”
陈希亮脑子发木,一时没反应过来:“怎么了?”
“有年龄限制么?”
二郎问道:“比如年纪大的,人家不要。”
“嘿,我上次去京城赶考,发榜后有个叫韩南的老兄,被人家不由分说捉家去。
人家问他年纪,他便做了首打油诗:‘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这都可以?那爹爹这今年三十三的,定然十分抢手喽。”
孩子们起哄道。
“呃,你们到底啥意思?”
“没别的意思,就是嘱咐你老人家,到时候千万别含蓄,半推半就便从了吧……”
孩子们十分认真道。
“你们这帮泼才,气煞吾也!”
陈希亮恼羞成怒。
……
不考证不知道,宋代书院的这些教学考核之法,真是相当的斯达巴。
看来随后到来的文化盛世,确实不是偶然。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