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个,目光如电,虬髯胡须,模样长得要多吓人,就有多吓人。
第二个,却要比第一个更加骇人。
金发碧眼,眼窝深陷,鼻梁高凸,遍体黄毛,赫赫然竟是一位外宾洋人。
看这两个报名参加学习的怪学生,就连徐文远都惊得呆了,失声问道:你们两个,都是啥玩意啊?
第一个学生回答:报告老师,我不是玩意儿,我的名字叫李密。
第二个学生回答:老师,我也不是玩意儿,我是从丝绸古道上一路走到中国来的,是一位老太太收养了我,还替我起了个名字,叫王世充。
现在我来你这里学习,希望能够在你们中国弄个皇帝干干,请老师教我。
你竟然想当皇帝?当时徐文远差点没被气哭了。
心说我这来的都是些什么怪学生啊,清一色混世魔王。
他说对了——李密和王世充,正是这隋唐交替时代的两个关键人物,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相互竞争,成就了李渊的帝王基业。
2.师兄弟的战争
实际上,徐文远至少有三个学生,除了李密和王世充之外,还有一个杨玄感。
杨玄感是国公杨素的儿子,他毕业得比较早,虽然他爹杨素和隋炀帝杨广是铁哥们儿,还曾帮助杨广登上帝位。
但是杨玄感却不晓得在徐文远这里都学到了些什么,刚一毕业就拉旗造反,但是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
大师兄杨玄感失败了,但是二师兄李密和三师弟王世充,却谱写了一部隋唐交替的恢弘乐章。
仔细看这张乐谱,我们可以发现浓厚的“师妹情结”
。
什么叫师妹情结呢?
也就是说,徐文远家里应该有个美貌灵秀的小女儿——应该有的,如果没有,那就不好解释徐氏门下三兄弟的奇怪表现。
首先奇怪的是杨玄感,他扯旗造反的时候,是在大业九年,还曾派人秘密联络二师弟李密,但是李密却没有参加这次活动。
没参加就没参加吧,反正杨玄感造反之时,隋炀帝杨广正在劳师远征,在高丽亲切慰问呢。
如果杨玄感真是猛人,直入长安,则黄袍加身,等闲事耳。
可是杨玄感没有驱师直入长安,而是奔洛阳城冲了过去。
他去洛阳干什么?
天晓得,反正让他这么一耽误,造反就失败了。
现在轮到了二师兄李密。
李密崛起于瓦岗寨,四乡五野的江湖豪客,昼夜奔行,都赶到瓦岗寨投递简历,谋个一官半职。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