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接着要讲讲古了,下面这几句话句读是有争议的,断句不同,意思也就不同。
我们就不管这个问题了,简单一些,取一家之言好了。
孟子说:“季孙曾说过:‘子叔疑这人可真怪,想当官都想疯了,结果自己当不上官便又设法让子弟去当官。
高官厚禄谁不想要,可要把所有的高官厚禄全垄断在自己手里,这就太过分了吧!
’”
季孙提到了一个看似很现代的词:“垄断”
。
其实这个词早就有了。
孟子接着解释什么叫“垄断”
:“什么叫垄断呢?古人做生意,用自己有的东西去交换自己没有的东西(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有关官员并不对这些人征税,只是稍加管理罢了。
后来出现了一个卑鄙的家伙,非要爬到市场里的高坡上去,四下张望,看到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大家都觉得这家伙太卑鄙了,不惩罚他可不行!
怎么惩罚他呢?那就收他的税好了,别让他把钱全赚到自己的腰包里。
大家知道吗,这就是征收商业税的起源。”
孟子这番话还是接着方才“辞十万而受万”
说的,意思是强调自己可绝对不是个贪财的人。
可我们现在看这一节,却会更加留心“垄断”
这个词在当时社会里的意义。
孟子这段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商人们也真够冤的,就因为有个别人存了垄断之心,搞得最后所有人经商都得缴税,看来最早的商业税其实是对卑鄙征税。
关于垄断,倒还有文献可征。
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竹简当中,有战国时代《市法》的残简,其中记载了“市”
的一些设计规划,看上去很像现在一些大型的集贸市场,摊位都分门别类排成一排一排的,比如,卖家用电器的都集中在A排,摊位编号从A-1到A-50;卖服装鞋帽的都集中排在B排,摊位编号从B-1到B-50,还有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工商、税务、市容。
《市法》还对“市”
的管理者有特别规定:坚决打击垄断牟利的违法行为!
《秦律》里还有这样的记载:市场上的商铺和民宅一样,以五家为一“伍”
,每“伍”
设一个“列伍长”
,协助工商税务来管理市场。
更有意思的是,连百年老店都早就有了。
宋国有个大贵族子罕,他家隔壁的邻居是个做皮鞋的工匠。
子罕大概想扩建一下院子,就跟鞋匠商量让他搬家。
鞋匠一听就傻了,哀求子罕说:“我们家三代做鞋,一直都在这里,要是搬了家,那些想买鞋的人可就找不到我了!”
战国时代的市场热闹吗?从零散的记载来看,反正卖什么的都有,连算卦的都有。
现在在有些商场出现的场面在当时也已经有了影子了——听一个朋友说过他亲眼见到的一次某商场搞的活动:这商场当时还没开门,看来事先发过什么搞活动的消息,所以门口聚集了很多人,有点儿汹涌澎湃的意思,随后,商场的门开了,有店员推出一辆小车,车里像是一些准备用作小礼物的小商品,牙膏、牙刷什么的。
这车才一露头,门外的人群立时一拥而上,眨眼之间就把小车里的东西抢夺一空。
很快地,商场门里出来一个经理模样的人,手拿讲稿,身后跟着几个人,扛着摄像机。
这位经理才一出门就愣住了,只见商场门口已经空无一人,小车里也早已空空如也。
——别着急感叹世风不古,其实这种作风在战国时代就已经能看到一些端倪了。
当时在一些繁华市场的门口也往往聚集了等待的人群,只等市场大门一开,立即晃着膀子拼老命,你争我抢地冲进去,为的是先下手为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