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和开封府那样的巨城相比,既便是比起城方三十六里,城墙高三丈,厚一丈五尺的燕京来,中京大定府,都称得上是城垣卑小。
当时辽国人口,约有四百万,户数在百万左右,丁数约二百万左右,是中国东北地区历史上极盛之大国。
但是因为辽道宗以及之前的几任皇帝大抵昏乱,因此民间隐户、逃户甚多,真正登入户薄的人口,不过十之六七而已。
司马梦求在朱夏门前勒马观望这座辽国的行政首都,以常理而论,南京道是辽国最富庶、最发达的地区,其次便是渤海国故地。
朱夏门是大定府南门,从南京道往来的商贾人群,无不要从此经过,只需观看此门之繁华与否,便可知辽国之治乱盛衰。
此时正是上午,司马梦求见来往行人,虽然也是络绎不绝,但是人数却并不太多,比起大宋,不要说东京之南熏门,便是比杭州也难望项背。
“如此小的国家,却扼住大宋咽喉近百年,真是可叹!”
司马梦求一念之及此,不由微微摇了摇头。
这细微的动作,早已落入身后的萧佑丹眼中,他驱马过来,笑道:“马先生看中京而摇头,却不知何故?”
司马梦求见萧佑丹如此观察入微,心中暗暗警惕,“此君真人杰也。”
口里却笑道:“实不相瞒,我看到中京之繁华,尚不及宋之中城,而辽国却能蔚然为上国,不免心生感慨。”
萧佑丹与耶律寅吉相视一眼,哈哈笑道:“我大辽能有今日,除开先祖努力之外,也是天授,天神地祇佑护,方有今日之局面。”
司马梦求曾经听说过,天神与地祇,是辽人所信之二神,天神为一骑白马的男子,地祇为一驾青牛小车的妇人。
他甚少接触契丹的杰出人物,对他们的见解也颇为好奇,便笑道问道:“辽国能有今日,当是百战之功,为何说是天授?”
萧佑丹笑道:“马先生是中国高士,当熟知本朝史事?”
“不敢。”
司马梦求谦道。
萧佑丹微微笑道:“先生可知我契丹盛于何时?”
司马梦求知道这是萧佑丹考较自己的学问,他既已决心把握这难得的机缘,伺机入太子府,了解辽国虚实,心中便不再有顾虑,反而存心想让萧佑丹对自己有一定的尊敬。
当下微微笑道:“我听说契丹源出鲜卑,本是宇文别部的一支。
又有说契丹是南匈奴贵族之后。
至北魏年间,已是北方强国。
但若论强盛,当始于五代。”
萧佑丹点点头,笑道:“马先生说得不错,但是北魏之时,契丹实力不如人,常受欺凌,真正强大的机会,是唐太宗贞观二年,我契丹归附唐朝与突厥作战。
其后虽然偶有边将侵侮,但终唐一世,我契丹都是因为得到了唐朝的支持,所以才能有机会击败强敌,蒸蒸日上。
到五代中国大乱,契丹趁时而起,得燕云之地,方能成今日之大国。
倘若中国得人,又岂有今日之契丹?所以说我大辽之兴,半是天授。”
司马梦求见萧佑丹如此夸耀这个所谓的“天授”
,心中不由十分感叹,他也知道五代之时的种种故事,似辽国能够灭亡后晋,完全是因为后晋用人不当,否则辽太宗耶律德光难逃全军覆灭的命运。
当下他假意笑道:“闻大人高论,胜读十年之书。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