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在这世上,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走出和他人不一样的路。
因为每个人的成功轨迹都各不相同。
模仿他人的成功尚且不能成功,更别说走他人失败的路子了。
所以姜维没有走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老路,而是出西平,近雍州,在麴山之下人为修筑两城,以为掎角之势。
最重要的是他和羌人结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共同对付魏军。
但魏军实在是太强大了。
开战后不久,噩耗传来,说麴山二城,都已被魏兵围困,并断绝了水道。
要不是老天开眼,降下大雪,士兵们得以化雪解渴,蜀兵生命就危在旦夕了。
怎么办?
在姜维遭遇暂时挫折的时刻,夏侯霸出来献计了。
夏侯霸说,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不能等,也等不起。
如果坐等羌兵来救,则麴山二城都要玩完。
不妨声东击西,去打雍州城。
现在雍州兵都调到麴山来了,雍州城定然空虚。
将军不妨引兵去往牛头山,抄在雍州之后,以造成攻城假象。
如此魏军必回救雍州,则麴山之围自解矣。
姜维大声喝彩——夏侯霸,你太有才了!
他决定依计而行,引兵往牛头山而去。
但世上事一攻就有一防。
攻防之间,胜负难料。
就在姜维自信满满地引兵往牛头山而去时,他没有料到,一支魏兵截住了他们的去路。
与此同时,另一支魏兵去取洮水,断了蜀军的粮道。
这让蜀军声东击西的计划完全流产。
姜维这才知道,人世间有矛就有盾,矛锋不锋利要见了盾才知道。
而世上的人才也是数不胜数。
夏侯霸是人才,却不是顶尖人才。
因为顶尖人才就像顶尖的矛一样,没有一个盾可以抵挡。
姜维只得奋力脱身,直奔阳平关,然后折回汉中。
一场踌躇满志的出发竟这样黯然收场,这让姜维心里惶恐不已。
他倒不是为自己惶恐,而是为蜀国惶恐。
因为历史老人留给蜀国的时间不多了,他急需一场胜利来扭转时局,只是姜维不知道,这样的胜利什么时候到来。
一些消息却在这样的时刻悄然隐现。
嘉平三年的秋八月,司马懿死了。
这个蜀国最大的敌人在此时突然离开人世,毫无疑问给了蜀国喘息的时间。
也给了姜维一个希望。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