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吕著中国通史》

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第2页)
🎁美女直播

国务总理段祺瑞进而谋对德参战。

议案被国会阁置。

各省、区督军、都统遂分呈总统和国务总理,藉口反对宪法草案,要求解散国会。

黎总统旋免段祺瑞之职。

安徽遂首先宣告和中央脱离关系。

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奉天、黑龙江、浙江、福建等省继之。

在天津设立军务总参谋处。

通电说:“出兵各省,意在另订根本大法,设立临时政府和临时议会”

,这更显然是谋叛了。

黎总统无可如何,召安徽督军张勋进京共商国是。

张勋至天津,迫胁黎总统解散国会而后入。

七月一日,竟挟废帝溥仪在京复辟。

黎总统走使馆,令副总统冯国璋代行职权,以段祺瑞为国务总理。

祺瑞誓师马厂,十二日,克复京城。

张勋所扶翼的清朝亡。

流了无量数有名无名的先烈的血,然后造成的中华民国,因军人、政客私意的交争,而几至于倾覆,论理,同为中华民国的人民,应该可以悔过了。

然而社会现象,那有如此简单?北方的军人、政客,仍不能和南方合作。

乃藉口于复辟之时,中华民国业经中断,可仿民国元年之例,重行召集参议院,不知当复辟的11天中,所谓溥仪者,号令只行于一城;我们即使退一百步,承认当时督军团中的督军,可以受令于溥仪,而西南诸省固自在,中华民国,何尝一日中断来?然而这句话何从向当时的政客说起?于是云南、两广,当国会解散时,宣布径行禀承元首,不受非法内阁干涉的,仍不能和北方合作。

国会开非常会议于广州,议决《军政府组织大纲》,在《临时约法》未恢复前,以大元帅任行政权,对外代表中华民国,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后又改为总裁制,以政务总裁7人,组织政务会议,由各部长所组织之政务院赞襄之,以行使军政府之行政权。

北方则召集参政院,修改选举法,另行召集新国会,举徐世昌为总统,于七年十月十日就职。

中华民国遂成南北分裂之局。

而南北的内部,尚不免于战争。

九年七月,北方的吴佩孚自衡阳撤防回直隶,和段祺瑞所统率的定国军作战。

定国军败,段氏退职,是为皖、直之战。

南方亦因心力不齐,总裁中如孙中山等均离粤。

是年十月,以粤军而驻扎于福建漳州的陈炯明回粤,政务总裁岑春煊等宣布取消自主。

徐世昌据之,下令接收,孙中山等通电否认,回粤再开政务会议。

十年四月,国会再开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

于五月五日就职。

陈炯明遂进兵平定广西。

是时北方:曹锟为直、鲁、豫巡阅使,吴佩孚为副。

王占元为两湖巡阅使,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

湖南军队进攻湖北,王占元败走。

旋为吴佩孚所败,进陷岳州,川军东下,亦为佩孚所败。

十一年四五月间,奉军在近畿和直军冲突,奉军败退出关。

孙中山本在广西筹备北伐。

是年四月间,将大本营移至韶关。

陈炯明走惠州。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