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绪 被帝王教育败坏的人-《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第二章 光绪 被帝王教育败坏的人(第3页)
🎁美女直播

慈禧越来越发现,这孩子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她和孩子性格上的反差太大了。

叶赫那拉天生刚强,性格像一团火,永远精力十足,永远兴致勃勃。

就像《宫女谈往录》中老宫女的回忆一样:“老太后就是讲究精气神儿,一天到晚那么多的大事,全得由老太后心里过,每天还是……总是精神饱满,不带一点疲倦的劲儿。”

而这个孩子天生禀赋不足,精神不健旺,只爱闷在屋里拆拆自鸣钟,摆弄摆弄西洋玩具。

太后如同男人一样干练,什么事都要处理得清清爽爽,一丝不苟。

“老太后一生精明强干……吃东西也必定要端端正正精精致致地像个吃的样。

穿双鞋,也必定要袜线对准了鞋口,丝毫也不能对付。

精明认真是老太后的秉性。”

这孩子却做事拖泥带水,又没常性,经常玩着玩着就烦了,扔下一大堆钟表零件,又去摆弄另一样东西。

太后最看不上的就是这点。

太后精明聪慧,善于察言观色。

这个孩子却木头木脑,缺乏灵活机变劲儿……

用古话说,她和这孩子简直生来“相克”

相处时间越长,她感觉越别扭。

她十分反感这孩子期期艾艾、怯懦退缩的神情。

不论从哪方面看,这个孩子都不像能长成一个雄才大略之人。

没办法,这就是大清的命吧!

失望归失望,太后对这个亲外甥还是尽心尽力的。

同治皇帝是在奶妈的怀中长大的,那个时候,她正忙着浓妆艳抹、争风吃醋,无暇顾及襁褓中的婴儿。

现在,已经失去争宠任务的她,把对同治的一份歉疚都在光绪身上弥补了。

后来她回忆说:“皇帝入承大统,本我亲侄。

从娘家算,又是我亲妹妹之子,我岂有不爱怜之理!

皇帝抱入宫时,才四岁,气体不充实,脐间常流湿不干,我每日亲与涂拭,昼间常卧我寝榻上,看着天气寒暖,亲自为他加减衣襟,节其饮食。

皇帝自在醇王府时即胆怯,怕听到大声特别是雷声,每有打雷下雨,我都把他搂在怀里,寸步不离。

皇帝三五岁后,我每日亲书方纸,教皇帝识字,口授读《四书》、《诗经》,我爱怜唯恐不至……”

(瞿鸿禨《圣德纪略》)

太后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选择既不能更改,她所能做的,只有给这个孩子以最好的教育。

刚刚五岁,她就迫不及待地给小皇帝开了蒙,请了状元出身的翁同龢为师,并制定了极其严格的学规。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