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姐妹殊途-《宋氏家族:一场历史的“华丽悲剧”》

第十二章 姐妹殊途(第3页)
🎁美女直播

我从一位好友处得知,孙逸仙夫人来柏林已经有三周了。

她的行踪如此隐秘,就连警察都不知道她来到了这里。

她在莫斯科待了半年,那里的生活让她对布尔什维主义完全丧失了信心。

她对中国现有的国民政府不抱任何希望,她认为这个政权已经烂透了,她那个靠政治发财的继子孙科也好不到哪里去。

孙科正在进行环球旅行,并于昨天抵达了柏林。

也许是提前知道了他要来的消息,他的继母在他到达柏林的前一天离开了自己的藏身之地。

她同国内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目前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忠实地实施其夫的“三民主义”

来拯救这个国家。

她的生活非常拮据,甚至可以用“寒酸”

两个字来形容。

美国曾邀请她做30次演说,每次500美元,目前,她还没有答应。

而在此时,南京的一帮人正在策划一次行动,以便能诱使庆龄回国,落入蒋介石设下的圈套之中。

他们计划把孙文的灵柩从京郊西山的停放处搬到南京郊外紫金山上的一处永久墓地。

这一壮举对蒋介石非常有利,把这位受人尊奉的圣人的遗体搬到离蒋介石近点的地方,可以更好地巩固他的右翼政权。

委员长夫妇拿出一部分新搜刮来的钱财重新整饬了一下破败不堪的南京城。

蒋介石无意继续把北京作为中国的窗口,把“北京”

(北方京城)两字改成了“北平”

(北方平安)。

同时,为了适应南京的新形象,蒋介石投入100多万美元在紫金山为孙文建造了一座大理石陵墓。

这座陵墓共耗费8万平方米的大理石,规模宏大,外观丑陋。

入口处的牌楼上刻着两个大字:博爱。

过了牌楼,里面是一座很大的院子,再往前便是两边种满树木的夹道,道路尽头立着一座三拱的牌楼,上书4个大字:天下为公。

再往上就是用苏州花岗岩砌成的8级台阶,直通到上面的一个石砌亭阁,亭后便是陵墓。

亭阁有4个尖角,顶上铺着闪闪发亮的蓝色琉璃瓦。

里面四壁都刻着孙文的语录,天花板上则挂着他设计的旗帜。

这座亭阁的后面专门设计了一个球形陵墓,里面停放着孙文的棺椁。

在蒋介石的敦促下,宋家派年龄最小的子良去柏林接庆龄回国。

子良是这个家族里唯一没有疏远庆龄的人。

庆龄知道蒋介石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此,在离开柏林之前,她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宣布自己与蒋介石及其政府没有任何关系。

原文如下: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