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海上之盟”
与女真诸首领谈判以来,马扩就认定女真人一旦得志灭辽以后,必将转而谋我。
他的这个观点与上司谈过,与同僚、朋友谈过,与西军中诸统将谈过,后来留在京师,备官家咨询顾问时,又曾多次上奏,说与官家知道。
随着时势的发展,他的这个观点更加明确了。
在燕山惨复以后两年多的时间中,他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金人的动向,他的一切活动包括对朝廷、对宣抚司、对义军、对家庭的建议、劝告、措置、安排等莫不针对这个中心而考虑其对策。
可以说当时在宋朝很少有人,或者竟可以说当时没有一个人能像马扩这样对金人的入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的。
即使这样,当他在西山和尚洞山寨中,乍听到金兵已经出动的消息,也不禁为之震愕。
这不是在这个根本问题的看法上他已有所改变、动摇了,而是金兵出动之迅速,仍然出乎他的意料,即使他有着长期的充分的思想准备。
最初他估计金兵的出动要早得多,两年前完颜阿骨打逝世时,金军已经做好南侵的一切准备,由于内部的调整、女真贵族之间的权力平衡,推迟了出兵时间。
一年多来,前方时紧时松,金军调动频繁,军事大员仆仆于平州、云州道上,似乎随时可以入侵,而每到危机扩大,地雷瞬将爆炸的一刹那,金人忽然临时来个紧急刹车,把战争制止了。
这好像是抄隋文帝时大将贺若弼所上《平陈十策》的老文章,多次发动假袭击,一方面试探对方的实力,一方面要造成敌人的麻痹大意,然后大举深入,一战成功。
刘彦宗也给斡离不献过《平宋十策》,看来也会有此一策。
这一策果然见效,它麻痹了许多人的思想,甚至也影响到像马扩这样警惕性很高的人。
事实证明马扩在山寨中所做的预测还是不够准确的。
特别当他回忆起十一月中,他曾受命与辛兴宗二人以国信使副的名义入云州与粘罕相见。
当时他们看到金军南侵的迹象已十分明显。
他回太原后,力言战势已成,劝童贯速为应变之计。
童贯还有些犹犹豫豫,将信将疑。
而马扩自己呢?惑于粘罕还要于十二月初派使来太原谈判的假象,认为使节们一来一回,大战总要在月底年初才可能发生。
这就怪不得他乍闻战争消息时,要十分震惊了。
那次他们衔命北上,表面上是争蔚、应二州之地,实际上是探虚实。
由于童贯在军事上还没做好准备(其实童贯永远不可能做好准备,他要准备的无非是拔脚逃跑罢了),他们的立场十分软弱,这又是一次棘手的谈判。
粘罕接见他们时的态度非常骄倨,他问:“宣抚司回文中不说别事,二位承宣到来,有何事理会?”
马扩提出:“自童宣抚接替谭宣抚以来,主张和好,使两界士民安乐,各享太平。
今特遣某等来问,不知山后土地取甚日交割?”
粘罕且不谈交割山后土地之事,忽然怪声大笑起来,笑了一会儿,才毫无礼貌地说道:“你家更无人可使,却只委内官。”
谭稹、童贯都是宦官,宦官是在生理机能上加工,丧失生殖能力,以便在官家左右及内廷给使的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