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历史深处的民国2·共和》

大势(第1页)
🎁美女直播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袁世凯先动手。

他先是收回黄兴的陆军上将军衔,免掉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这三个握有军权的国民党实力都督,随后满世界通缉陈其美。

袁世凯为何要特殊“招待”

陈其美,难道他知道陈其美在“刺宋案”

中没干好事?真实原因,不得而知。

如此一来,南方的国民党人也只能起而应战。

7月13日,李烈钧成立江西讨袁军并发布讨袁檄文,宣布江西独立。

由此,“二次革命”

正式爆发。

因为这一年是癸丑年,所以此战又称“癸丑之役”

两天后,黄兴赶到南京,并立即在他上次整编出来的精锐部队——第八师的基础上组织讨袁军。

随后,黄兴赶跑江苏都督程德全,占领南京,宣布江苏独立。

安徽都督柏文蔚也在随后宣布独立。

由此,安徽、江苏、江西构成掎角之势,直面北洋势力。

有李烈钧、黄兴、柏文蔚做榜样,广东随之宣布独立,上海陈其美、福建许崇智、四川熊克武也誓师反袁。

表面上看,反袁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其实仔细分析过后就会发现,反袁联盟十分脆弱,不堪一击。

一、没钱。

这是个大问题,没有钱,枪炮就没有弹药,士兵就得饿着肚子,战斗就不能继续下去。

二、不得民心。

在民国建立后,反对武力解决问题已成为当时国内的普遍舆论。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市井平民并不懂得什么革命大义,他们只希望能过几天太平日子。

因此,对这次由信念最坚定的国民党人以“刺宋案”

、“大借款”

为借口引发的内战,大部分国人都不予理解,也不予支持。

一向开明的云南都督蔡锷也站出来反对:“总统如果有谋叛行为,应由临时参议院弹劾;政治上有过失,则由国务院负责。

动武就是叛乱,是国家公敌。”

三、革命军力量分散,各自周围都有强敌,无法互为后援。

像陈其美要应付浙江都督朱瑞的攻击,广东要应付广西陆荣廷的进攻,而四川熊克武那里势小地偏,对大局无甚影响。

四、革命军内部素质参差不齐,思想也不统一,军官投敌、军队哗变屡有发生。

就这种水平的战斗力,能打胜仗那就是怪事。

国民党在财力、军事实力、社会舆论等诸多方面都不占优势,“二次革命”

的结果可想而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