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章邯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结束了仅仅存在六个月的张楚政权。
一时陷于灭亡危机的秦帝国政权,因章邯的胜利而得到拯救;战国以来秦军战无不胜的军威,也因章邯的胜利而得到重振。
二世二年十一月,章邯军动员准备完成,大举出关,向屯驻于曹阳的周文军发起全面进攻。
曹阳一战,周文军不敌,东向撤退到渑池。
章邯领军紧追不舍,在渑池与周文军大战,周文战败自杀,军队被彻底击溃。
章邯军乘胜东进,沿三川东海大道经新安、河南抵达三川郡郡治洛阳,马不停蹄,过巩县、成皋,直奔荥阳而来。
荥阳是控制三川东海大道的军事要塞,是秦帝国控制关东的战略基地。
吴广统领张楚军主力,围困荥阳已有四个月之久,丞相李斯的儿子、三川郡守李由,一直坚守荥阳,孤军奋战,形势岌岌可危。
章邯深知保有荥阳的战略意义。
他知道,要想完成战争形势由防守到进攻的逆转,必须解除荥阳的包围。
荥阳无虞,三川安定,关中本土才可以安然无恙;另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了荥阳,就等于掌握了进出中原的门户,以居高临下之势,俯视镇摄整个关东地区。
章邯用兵,极为重视后勤供应。
只有保证粮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他比谁都体会深刻。
章邯领军过成皋后,没有直接扑向荥阳,而是绕开荥阳,直接指向荥阳北部的敖仓(今河南荥阳西北)。
敖仓是秦帝国最大的战略粮食基地,此时已经被吴广军占领,章邯的意图是首先夺取敖仓,断绝吴广军的粮道。
吴广领军围攻荥阳,四个多月不能攻克。
周文军败,章邯军逼近,面临被内外夹攻的险恶局面,内部出现了不稳。
吴广是与陈胜共同起兵的战友,深得陈胜的信任,以假王的名义监督诸将围攻荥阳。
不过,吴广没有什么军事才能。
久攻荥阳不下,将士疲弊,士气低落,眼下形势骤变,他也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和对策,引起了部下的恐慌和不满。
吴广麾下的将军田臧、李归等人对于章邯军的逼近深感危机,他们以为如果维持现状,不作迅速应变的军事部署,荥阳城下的楚军将遭遇被歼灭的命运。
经过密谋协商,他们伪称接到陈王的命令,杀掉吴广,夺取了军队的领导权,迫使陈胜承认现状。
田臧得到陈胜的追任,被任命为相当于丞相的令尹,全权统领军队。
他命令李归带领少量军队继续包围荥阳,自己亲自带领大部分军队开赴敖仓迎击章邯军。
两军在敖仓展开大战。
田臧军战败,田臧战死,军队溃散。
章邯领兵逼近荥阳城下,攻击李归军。
李归军战败,李归战死,荥阳之围解除。
章邯与李由会合,扫清三川境内的张楚军残留,重建荥阳─敖仓战略基地,将秦帝国的东方防线,安定下来。
稍后,章邯指挥秦军,全面转入战略进攻。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