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尔朱荣,相信许多人第一个念头则是“河阴之变”
。
南北朝的“河阴之变”
是一场有预谋的屠杀,但屠杀对象不是平民,不是降兵,而是官员。
尔朱荣在河阴率数千骑兵屠杀了两千多名手无寸铁、大大小小的官员,将胡太后和北魏小皇帝抛进滚滚黄河。
天下尽叛,洛阳危如累卵,尔朱荣以七千骑兵鬼斧神工、飘若惊鸿般大败葛荣数十万大军,战败风头正劲的南朝名将白袍陈庆之,指挥军队平定关中叛乱,一举扑灭遍地烽火,给北魏帝国带来和平。
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名将却惨死于皇帝策划的一场阴谋。
正因为北魏皇帝亲手杀死他,尔朱荣从此与英雄无缘。
秀容领民酋长
尔朱荣历史充满争议,大到功过,小到出身,无所不争。
据魏书记载尔朱荣是契胡人,而契胡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相关种族记录,所以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坚定认为,魏书作者魏收做了一个小小的修改,根据音译,把羯胡改为契胡。
历史研究者们纷纷猜测魏收美化尔朱荣,因为羯胡在北魏含有贬义,意为杂胡、落后的野蛮人,有粗口成分。
东汉时羯人随南匈奴入塞。
和蒙古高原原住民不同,高鼻深目多须是羯人显著的种族特征,典型的中亚人。
进入中原之后居住山西。
五胡十六国时代,羯人一度建立后赵王朝。
随着王朝覆灭,羯人消亡殆尽。
尔朱氏生活于偏僻闭塞的尔朱川,部落未参与中原的军阀混战,才得以保存。
尔朱川位于北秀容,在山西朔州北,雁门关外。
正因为生活于尔朱川,所以尔朱荣的祖先便以尔朱作为姓氏。
尔朱家族世代领导着这一支部落。
公元396年改变了尔朱家族的命运。
这一年,雄霸蒙古草原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率大军南下攻打后燕国。
尔朱荣的高祖尔朱羽健带领手下武士一千七百人加入北魏大军。
魏军攻克晋阳和中山,进入中原。
道武帝大封功臣,准备将南秀容三百里土地封给尔朱家族。
南秀容在今忻州北,土地肥沃程度超过北秀容。
尔朱羽健却拒绝,理由:北秀容虽然贫瘠,可我们不能因为土地好坏远离家乡。
尔朱羽健非常有眼光。
此时正值北魏将都城由位于草原的盛乐迁到平城。
北秀容正好靠近都城,他怎么肯走,再说北秀容是山地,适合放牧。
依托都城优势,尔朱家产业越滚越大。
传到尔朱荣父亲尔朱新兴时,家世豪擅,财贸丰盈。
牛羊驼马弥漫川谷,以毛色分群,不可胜数。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