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民主时期的文学特征1-《论美国的民主》

第十三章 民主时期的文学特征1(第2页)
🎁美女直播

这些作家没有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仅仅是快慰了人的精神罢了。

我之前已经讲过,这种情况的根源绝非在于民主,而是在于民主无关的某些独特的环境条件。

如果美国人没有深受当下的社会状况与制度的影响,并且移居到其他国家,那么,我可以完全肯定,他们也将会有属于自己的文学。

虽然他们目前如此,但我仍然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产生出自己的文学。

不过,在性质上,这种文学与当代美国书刊所表现出来的有所不同,而是具备自己的特点。

想要预先描摹出这个特点的轮廓也是可能的。

如果一个贵族制国家的文学得到很好的发展,而这个国家的智力劳动跟政务工作一样,全被一个统治阶级所掌控,那么它的文学活动也会和政治活动一样,几乎全被集中在这个阶级或与它关系最密切的几个阶级的手中。

这样一来,我就足以得到解决其余一切问题的钥匙。

我们可以看到,假如少数几个人同时在做着同样的工作的时候,并且这些人基本保持不会变动的话,他们就更容易彼此了解,共同制定出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准则。

如果这几人从事文学的从业者,那么,不久后这种精神劳动会被他们置于一些明确规定的守则之下,大家都会严格遵守这些守则。

如果这些人一直占据着世袭的社会地位,那么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倾向:不仅采纳一些固有的规则,还可能会遵从祖辈遗留下来的他们为自己制定的规范。

他们的规则可能会严格而且严遵传统。

由于他们不必为日常琐事而劳心费力,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他们从未这样做过,他们的父辈们也从未这样做过,因此,他们好几代人都能一直专心地从事智力劳动;另一方面,对于他们来说,文学就是一门艺术,他们纯粹为了文学本身而热爱文学,并且还学会了以学者的角度感受人们与这些规则相融相依的满足感。

然而,上述的情况还不能代表整体:我所说的这些人,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富裕与舒适之中,所以当然会精心挑选享乐并且热爱精致优雅的消遣。

除了这个原因以外,在这种长期而平静的富裕生活中享乐,使得他们的身心变得温和,从而使得他们在享受方面也会避开那些过于突然或令人激动的东西。

他们追求的是享乐,而不是刺激。

他们只愿意从享乐中感受乐趣,但不会为享乐而疯狂。

[10]

从这些人写的或者为这些人而写的大量的文学著作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种文学似乎都是按照预先安排好的一个模式写成的。

即使是那些最不起眼的作品,也需要在微小的细节上费力加以润色。

这种文学在所有方面都显示作者的技巧和功力。

每一种体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规则。

这些规则不允许被改变并与其他题材相区别。

在这种文学中,文体与思想、形式与内容的重要性几乎相同,而措辞必须文雅、规律和一致。

语气必须有威信,极少采用欢快的笔调。

作家关注更多的是作品的完美程度,而不是作品的数量。

在文学界常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其中的成员都生活在自己的这个文艺小圏子中间,他们写作时想到的基本都是自己生活其中的这个圈子的事物,所以常常把外界因素忘得一干二净,写作风格变得虚假而枯燥。

他们把自己限定在只有他们自己使用的烦琐的写作规则中,不知不觉脱离了人们的一般思维模式,最终也将脱离现实。

在语言使用上,他们会尽量避免使用通俗的语言,使用那些与通俗语言相去甚远的贵族化的语言。

在贵族制社会中,这一切便是文学天然的坟墓。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