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城记-《流血的仕途(下):李斯与秦帝国》

第七章 三城记(第2页)
🎁美女直播

韩非和张让互相指斥,力争不下,谁也不能说服对方。

韩非大怒,进到王座前说话,音吐激越,唾溅韩王安之面。

张让一见之下,顿时不干了。

你唾得,我就唾不得?也是上前力辩,同样直唾韩王安之面。

对此,韩王安也不便发作,只好唾面自干。

毕竟,无论韩非还是张让,都是忠心耿耿地在为韩国谋划,纵然行失其当,也只因情动于衷。

两派都逼迫着他速下决断,韩王安一急之下,于是就犯了病。

什么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是也。

韩王安躲在后宫,拒不上朝,眼不见心不烦。

反正秦国也好,其他五国也好,都惦记着他这一亩三分地,没一个好东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咱韩国虽然弱小,但女色却不输给其他诸侯,如崔智友、全智贤等,皆一时绝品。

士悲秋色女怀春,各司其命。

栖花丛,暂销魂,任它八面来风,我自两耳不闻。

韩王安这一甩手,将韩非险些气杀,将他这个大侄子一阵痛骂。

反观张让,则将韩王安的沉默,理解成对自己建议的默许,于是往见李斯,报以平安。

正当此时,李斯也接到秦国的飞马传书,召其归咸阳。

这趟出使,寸功未立,但很显然,在韩国也再无呆下去的必要。

李斯于是返程,临去,特意叮嘱张让道,“吾闻韩非著书,丞相为我暗取之。”

李斯为什么想要韩非的著述,张让不问也能知道,而这也正是他不愿看到的。

因此,虽然他应承了李斯的请求,却是阳奉而阴违,能拖则拖。

后经李斯一再催促,不得已才在两年之后,将韩非之书(几篇而非全部)送上,此乃后话不提。

【2、秦国都城咸阳】

相比韩国后宫的雨露充沛,秦国后宫却是持续干旱。

不过也难怪,嬴政近来饱受国事困扰,自是无心房事。

嬴政最早听闻四国合纵,还是缘于李斯从韩国发回的急报。

随后,关于四国合纵的一系列谍报,不断由埋伏在四国的情报人员传回咸阳,重逾千钧,高高地堆在嬴政的案头。

面对这场危机,嬴政既倍感忧虑,却又难掩兴奋。

这些年来,他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秦国内部,用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王位,很少在国际事务上展露锋芒。

此次四国合纵,是他亲政以来,头一遭面对如此紧张复杂的国际形势。

同时,他也看到,这正是一个大好机会,让天下人领略他作为当今第一王的风采。

这几日廷议,群臣们积极倒是积极,七嘴八舌地主意一大堆,但听来听去,却终归都不得要领。

嬴政因此格外地想念起李斯来。

有些人,当他离开你的时候,你才会突然意识到他的重要。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