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王、英王两位仁兄,一人提着一只大公鸡开始斗,那个喜欢撸袖管的王勃在一旁和众人摇旗呐喊。
现场热闹无比,而王勃同学,则即兴作了一篇名传千古的文章,名曰《檄英王鸡》。
文章指出——
鸡是人类的朋友,但是我们就是喜欢斗鸡。
不管你是大鸡还是小鸡,上了台面就得斗。
斗鸡,公鸡中的战斗机,我要高声赞美战斗鸡!
……
没有战斗力的鸡应该赶紧拉到御膳房行刑,行为娘们儿的鸡也要格杀勿论,要像对待敌人一样对待敌鸡,尤其是英王李显的鸡!
王勃的文字显然不是这么有失水准,原文中,他以极其美妙的文辞开头:“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
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
二十岁,文辞豪华得让人惊艳。
所以,当这篇讨伐英王鸡的文章写成之后,立刻遭到了广大文友的疯狂抄袭。
所以,帝王李治也知道了这件事。
李治冷冷地瞧着。
英王鸡?战斗鸡?高声赞美战斗鸡?行为娘儿们不敢争斗的鸡都应该被阉?
他有些愤怒。
他这辈子其他都能忍,唯独两样不能忍:第一,别人欺负他媳妇;第二,皇子内斗。
诸王游戏,你不上谏也就罢了,还作檄文讨伐对方,你是想让皇子内斗吗?
大怒之下,李治下令,让王勃离开沛王府,不得再与李贤见面,否则就是图谋不轨。
王勃被强制离开了李贤,他觉得很给老爹丢人,所以想静一静,一个人去了蜀中。
蜀中的三年,他究竟干了什么,本人实在是不清楚,但猜测是去看一位姓杜的朋友去了。
几年前,他还意气风发地劝人家想开点儿,不要在离别的路途哭泣。
他还写了一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眼下,他自己却挥起了泪,漫游大川去了。
王勃同学是坚强的,他坚信自己还会被重用。
流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尤其对于王勃这种少年成名的天才来说,漂泊无依的感觉真让人心碎。
他从蜀中流走,一直流浪了三年,直到咸亨三年(公元627年),他终于不再流浪,返回了阔别已久的长安。
长安城中的吏部侍郎,是有两个人。
他们已经被李治逼得不择手段了,贤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发掘的,有的人根本就不想做官。
这两个人,一个名叫李敬玄,另一个,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裴行俭。
任务压身,可裴行俭却依然摆出一副公事公办、宁缺毋滥的样子。
有人推荐王勃,让裴行俭不以为然,他说,王勃只是作诗的料,不是做官的材。
王勃嘛,子曾经曰过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有小人的脾气,别人不请就难受,请了就清高。
果然不出裴行俭的预测,朋友推荐王勃去当官,王勃同学顿时显示出了一副清高的样子。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