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晋出公死在出奔的道路上。
智伯又立了一个晋哀公(唉,这个可怜的名字啊,凑活着对付几年吧)。
由于智伯这些卿大夫家族自有封地和封地上地军队与粮食,势力积累了上百年,以至于可以凌逼国君。
分完范氏、中行氏的地,国君又是他一手扶立的,智伯感到自己伟大得一塌糊涂。
而赵、魏、韩三个胆小鬼,纯粹是寄活在我的卵翼下,跟着我的沾光。
所以,智伯就非常想给这三个吃白饭的家伙看看脸色。
次年,智伯跟魏桓子(魏家掌门人,跟随重耳长征过的九袋长老魏仇的六世孙)、韩康子(韩家掌门人,晋司马韩厥的三世孙)一起在蓝台喝酒。
席间,智伯不仅戏弄了韩康子,还污辱了韩康子的家臣(具体细节不详,不排除喝尿的可能性)。
智伯的家臣比较谨慎,建议智伯说:“主公,您这么侮辱了他们,应该防备着他们的报复!
马蜂、蚊子虽小,也会咬人啊。”
智伯哈哈大笑,豪迈地说:“我不报复他们就是好事了,这两个吃白饭的家伙。”
三年后,智伯继续找茬,他派人对三家说:“咱们的国君太可怜了,你们都看见了。
(是啊,要不怎么叫晋哀公呢)。
咱们身为上卿,都应该忠君爱国。
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大河不满小河怎么满。
所以,每家各自拿出些地方来,赞助给国君,我建议。”
韩康子最窝囊,排在四家之末,赶紧跟家臣商量,不拿出来吧,怕智伯找着了借口,正好来打。
拿出来吧,白吃亏,准被智伯私吞。
家臣说:“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亏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等他智伯吃惯了便宜,吃甜头上瘾,就会再跟别人伸手。
别人不买他的帐,到时候打起来,咱就有戏瞧了。”
耶,这主意不错,就当花钱买张戏票吧,韩康子拿出文书,划出一个万户人口的封邑,用铜玺盖上大印,送给智伯。
智伯接了,算你小子还不傻,然后把黑手又往魏桓子面前一伸:“快,该你了。”
魏桓子很想拒绝,家臣劝说:“人家韩家给了,咱要是不给,不是等着被他智氏打吗,咱也给吧。
《周书》上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嘛。”
于是,魏桓子也盖了个戳,交出一万家。
智伯看了看清单,基本满意了,就差赵无恤了。
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个硬骨头。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