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之难五-《先秦凶猛:秦虎狼,并天下》

邯郸之难五(第2页)
🎁美女直播

不管怎么样,墨子先生善于守城啊,墨守成规这个词,就是给他的。

长平之战之后哀愤两集的赵军,凭借着邯郸坚城,竟坚持防守了长达二十四个月以上。

最后,郑安平发现自己的身后出现赵国的援军:魏国战士八万在信陵君魏无忌的率领下,楚军数万在景阳的率领下,从后边掩杀过来了。

关于楚军的主将景阳,楚考烈王在派遣之前,曾有人提反对意见。

这人讲了一个惊弓

之鸟的故事,说景仰是秦军手下败将,见了秦军就爪软,不能再用了。

但似乎景阳还是被派出来了。

魏楚联军翻江倒海地杀来,战局发生逆转。

秦军力量单孤,腹背守敌,郑安平力战不支,兵败如山倒,只好率众两万人向城上的赵军投降。

赵孝成王于是封他为武阳君,三年后悒郁而死。

而“王铁汉”

王龁的部卒,也在魏楚联军夹击下溃退。

王龁带领其中一部分向友军张唐靠拢。

张唐是干什么的呢?原来,秦昭王看见魏军有北上救赵之意以后,就命张唐包抄魏军后路,对魏军发动牵制性进攻,以缓和邯郸秦军所受的压力。

王龁加入张唐以后,两人联手攻下了魏军后路的重镇河南安阳。

王龁的另一部分部卒,向西跃过太行山往山西的汾河岸边撤退。

魏楚联军发挥连续作战精神,穷追不舍。

在汾河东岸,秦军反身进攻,斩魏军首级六千。

而魏楚联军并不示弱,血脉喷张,随即又将秦军击溃。

秦军在仓惶渡河之中,流死两万人。

这时候已是公元前257年的寒冬,战士武器上的长缨,被鲜血喂得更红。

长缨是丝线或兽毛制作的,当武器刺中敌体时,可以阻住敌人的血,不至于顺着武器柄向外流淌,使柄变得湿滑而难以把握。

当然,柄上加缨,也可以更加威风、有气派。

魏楚联军在寒冷的空气中握着红缨长戟,渡过汾河,攻打汾城。

汾城现在叫做临汾,是秦国在山西西缘的河东郡的郡治(就是省会的意思)。

收城的地方官正是河东郡太守王稽。

王稽也是当年范雎的救命恩人,作为报答,范雎叫他在此为官。

但是王稽没打过仗,害怕汾城失守,于是跟攻城的魏楚联军眉来眼去,所谓“与诸侯通”

后来,他因此罪被杀,一并连累了范雎。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