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决定找陕西巡抚西琳共同审理投书之人,西琳是满人,岳钟琪选他意在表明自己绝无谋反之心。
在这件事上,岳钟琪必须非常小心,有人要他以岳飞后代的名义造反,这绝对是一件非常敏感的政治事件,处理不好,有可能招致抄家灭门之罪。
雍正虽然表示信任他,但圣心无常,年羹尧和隆科多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在这件事上岳钟琪再小心也不算过分。
审讯
岳钟琪字东美,四川成都人,父亲岳升龙曾担任四川提督。
岳钟琪是南宋著名将领岳飞的二十一世孙。
康熙六十年,岳钟琪平定西藏叛乱,擢升为四川提督。
雍正元年,岳钟琪跟随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
年羹尧被解除职位后,岳钟琪接替了他,掌管西北十万大军。
《清史稿》对岳钟琪评价很高,认为岳钟琪性格沉毅,足智多谋,治理部下很严,又能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像岳钟琪这样的汉人被拜为大将军,又能让满洲将士对他心服口服,在康雍乾三朝也就岳钟琪一人而已。
岳钟琪又看了这封信,写信者是一个自称“南海无业游民”
的人,那个送信的人自称张倬。
岳钟琪本来邀请西琳一起来审讯,但西琳正在校场检阅士兵,未能按时前来。
岳钟琪不便私自审讯张倬,一个人在房内来回踱步,忽然想到,这个人既然敢来投书,一定有后台,如果猝然审讯的话,只怕不能得到实情。
岳钟琪叫上满人按察司硕色,然后传张倬过来见面。
张倬进来以后,岳钟琪没有摆出审讯的架子,而是非常客气地请他坐,奉上茶水,和蔼地问他家里的一些情况。
张倬说自己曾在江夏住过,但对老师的地址绝口不提。
岳钟琪说:“你不想说,那如果我想见你老师,到哪里去找他呢?”
张倬回答道:“只要你按照我老师说的去做,我自然会让你去见我老师。”
岳钟琪:“你老师现在在什么地方?”
张倬:“广东,我从广东过来的。”
岳钟琪:“你老师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让你大老远给我投书?”
张倬:“我们在广东时,听说朝廷三次召你你都不去,所以老师才让我给你投书。
我到了陕西后才知道根本没这回事,本来不打算投书了,后来觉得不应该白跑一趟,所以给你投书了。”
岳钟琪:“现在是太平盛世,你老师为什么有谋反的想法?”
张倬:“什么太平盛世,官吏腐败,百姓生活困苦。”
岳钟琪:“你这是扯淡了,哪里没有穷人,大多数人生活得很好就是盛世。”
不管岳钟琪怎么诱导,张倬就是不肯说出老师的所在。
傍晚的时候,西琳才来到总督府,和岳钟琪一起审问张倬,但张倬誓死不说出老师的住址。
岳钟琪决定用大刑逼迫他招供,没想到张倬是一条汉子,屡遭重刑,多次昏死,居然就是不说实话。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