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前的平静
9月17日,周一,晴。
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在清国的首都北京,一切照常。
该上朝的继续上朝,该下馆子的继续下馆子,该逛窑子的继续逛窑子,千里之外,却是天壤之别。
定远航海日志:日出时间5时42分,微风,北纬39°30',东经123°35',鸭绿江口外大东沟海域。
丁汝昌有一种预感,在海上某个看不见的角落,日本人的联合舰队正朝北洋舰队疾驶而来,按照李鸿章的“保船”
策略,丁汝昌认为他必须尽快将舰队安全带回旅顺军港。
9点15分,北洋舰队照例开始每日的海上阵形和射击训练。
10点半,训练结束,各军舰上厨房里的师傅开始做饭。
丁汝昌计划舰队官兵吃完午饭后,于12点钟全舰队起锚,返回旅顺。
海面依然平静。
11点,北洋军舰上的观测兵突然发现了情况:西南方的海面上出现滚滚煤烟!
仔细观测,一支庞大的舰队正疾速驶来,上面悬挂的却是美国国旗——星条旗。
观测兵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丁汝昌,丁汝昌明白:日本人来了!
作为“中立国”
的美国,此时绝对不可能派一支如此庞大的舰队来到战区。
只有可能是日本人,一定是日本人!
丁汝昌在他当天的航海日志中写道:“11时发现敌舰。”
丁汝昌下令:各舰升火!
准备战斗!
此时双方相距的距离是27海里(50公里),按照相向航速,两支舰队还有近两个小时的航程进入射程。
而按照北洋舰队的作息时间表,11点55分将是统一开饭时间,厨房已经准备将饭菜送到用餐室,丁汝昌显然是准备打完海战后再饱餐一顿。
这一切都是来自于他内心的一个秘密——紧张。
11点半,伊东佑亨在松岛号上挂出信号:吃饭!
35分钟后,联合舰队全队官兵吃饭完毕。
伊东佑亨下令:破例允许士兵吸烟,以安定心神。
在吃饱吸足后,松岛才打出旗语“准备战斗”
,联合舰队各军舰迅速换下美国国旗,改挂日军海军旗!
而北洋舰队上的士兵还在饿着肚子作作战准备。
炮兵到达战位,炮手们紧张地搬运炮弹、检查弹头、装上引信;轮机兵将机室隔绝,用强压通风储备饱满火力和汽力。
救火机和引水管都已接好,随时准备救火。
其余的士兵们在甲板上铺上细砂,以防在作战时滑倒。
虽然是饿着肚子,但士兵们的战斗热情很高。
不仅热情很高,他们都带着必胜的信念,对于战胜日本人有很强的自信。
这种自信是有缘由的。
要想成为北洋舰队中的一名水兵,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是相当不容易。
这么说吧,不仅比今天的高考要难,甚至比公务员国考、司法考试都要难。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