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本初有大志向,却不想他亦另有图谋。
虎牢关一战,群雄止步。
荥阳城下,八千颍川子弟尽没,更使得董卓气焰嚣张。
操闻董卓现正欲迁都长安,洛阳繁华,尽毁于一旦……操,实心痛之。
然操而今,兵不过三千,将不过数人。
纵有心杀敌,却苦于无力,故欲退出联军。”
荀彧听了这番话,大吃一惊。
“曹公,万万不可!”
他站起身来,大声道:“曹公千万不要在此时退出,否则必前功尽弃。”
“文若此话怎讲?”
荀彧深吸一口气,道:“董卓残暴,已超出常理,故而早晚会因祸乱暴毙,难有作为。
公实力弱小,若与董卓为敌,不异螳臂当车。
然越是如此,公就越不能退!
此次诸侯讨伐董贼,结果却徒增笑柄,为天下人所耻笑。
袁本初空有名望,然私心太重,根本无法号令群雄。
诸侯避战,不肯尽力,方使得董卓接连取胜,气焰熏天。
唯有曹公,自投奔以来,不予余力,奋勇争先。
扈城亭虽三战三败,却犹自不肯气馁,而后一战功成,为天下人所称赞。
此前十里铺上,又是曹公不顾危险,率部驰援公孙瓒,身先士卒。
后断后压阵,抵御董卓虎狼之师,乃真豪杰也。
而今,成皋诸侯提起曹公,又有哪一个不是交口称赞?”
曹操听罢,心里美美的。
不过他脸上仍旧是一派淡然之色,轻轻摆手道:“文若,此非我之功也。”
荀彧却正色道:“曹公,此时此刻,绝非谦让之时。
公不闻:行百步者半九十乎?
曹公而今,只差一步,就是兵进洛阳,方为有始有终。
为此,哪怕是兵卒尽没,只要曹公在,便有复起之时……曹公当知,入洛阳与此时退出,结果截然不同。
只要曹公你能入得洛阳,到时候天下英雄必会欣然投奔。”
嘶!
曹操听完了荀彧的话,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他闭上眼,反复琢磨荀彧话语中的意思,越想就越觉得,荀彧说的是非常有道理。
他,必须要展现出全心全意为汉室江山拼杀的忠臣形象。
要知道,他出身不如袁绍,这是先天的弱点。
可这个弱点,如今听荀彧所言,似乎并不是不能弥补。
当然了,这里面肯定会有风险。
可自古以来,富贵险中求,又有什么事情,能不冒险呢?
子阳不惜背负骂名,留在董卓身边,保护妻儿。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