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端的历史定命论,也可见当时一般的心理认为天下统一是不成问题的,并且据驺衍一派的说法,统一必由按理当兴的水德。
这个说法本来是为齐国宣传的。驺衍是齐国人,受齐王优遇,有意无意中替齐国宦传也无足怪。宣传的证据是与五德终始说有连带关系的封禅说。所谓封禅是历代受命帝王于受命后在泰山上祭祀天地的一种隆重典礼。在先秦时代列国分立,各地有各地的圣山,并无天下公认的惟一圣山。由《周礼·夏官·职方氏》可知泰山不过是齐鲁(兖州)的圣山,并非天下的圣山;其他各州各有自己的圣山。只因儒家发生盛行于齐鲁及东方诸小国,儒书中常提泰山,又因封禅说的高抬泰山,所以后代才认泰山为惟一圣山。驺衍一派当初说帝王都须到泰山封禅,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闻。这等于说,齐国是天命攸归的帝王,不久必要统一天下。假设封禅的说法为楚人所倡,必定要高抬衡山;若为秦人所创,必说非封禅华山不可。现存的《管子·封禅篇》与《史记·封禅书》都讲到齐桓公要封禅而未得。这恐怕是同样的驺衍一派的宣传,暗示春秋时代的齐国几乎王天下,战国时代的新齐国必可达到日的。
空宣传无益。当时齐国的确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实力。驺衍或其他一派的人创造这个学说,一定是认清这个实力所致,并非一味的吹嘘。齐国是东方的大国,到宣王时(公元前319年-前301年)尤强,乘燕王哙让位子之大演尧舜禅让的悲喜剧的机会,攻破燕国(公元前314年),占领三年。后来(公元前312年)虽然退出,齐国的国威由此大振。同时(公元前312年-前311年)楚国上了张仪的当,冒然攻秦,为秦所破,将国防要地的汉中割与秦国。所以至此可说秦齐二国东西并立,并无第三国可与抗衡。至于两国竞争,最后胜利谁属尚在不可知之数。在这种情形下,齐国人为齐国创造一种有利的宣传学说,是很自然的。于是产出这个以泰山为中心的封禅主义。
这个秦齐并立的局面支持了约有二十五年。两国各对邻国侵略,但互相之间无可如何。天下统一不只是政治家的政策,不只是思想家的理想,恐怕连一般人民也希望早日统一,以便脱离终年战争的苦痛。“王天下”的人为“帝”现在也已由理想的概念成为一般的流行语。当初的“王”现在已不响亮,作动词用(王天下)还可以,作名词用大家只认“帝”为统一的君主。秦齐既两不相下,所以它们就先时发动,于公元前288年两国约定平分天下,秦昭襄王称西帝,齐湣王称东帝,除楚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