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八月初五早上离开北京,傍晚到了塘沽,就搭上招商局的海晏轮。
海晏轮延期,乃于初六早上改搭太古公司的重庆轮,于11时开航。
这时西太后已夺取了光绪的大权,北京政变已爆发了。
不过康有为在船上一切都不知道,重庆轮过烟台停泊时他还上岸去买水果和石子。
康有为在搭乘轮船逃亡时,曾经留下两份遗书。
一封是写给他的弟子徐勤,托以后事,书云:
“吾以救中国,故冒险遭变,竟至不测,命也。
然神明何曾死哉。
君勉(徐勤的号)为烈丈夫,吾有老母,谨以为托,照料吾家人,力任大道,无忧虑也。
同门中谁能仗义护持吾家吾国者,央神明嘉之。
孔子生二千四百七十五年即光绪廿五年八月九日为绝笔告君勉仁弟,并示同门有志诸子。”
廿年后康有为60岁生日时,又在这封绝笔书上加跋,历叙当时逃亡经过,跋云:
“此吾戊戌八月九日奉密诏到沪,付托门人徐勤勉之绝笔书也。
先是难将作,门人林旭两衔德宗朱谕来,第一诏命与同志筹救,谓朕位几不保,不胜焦灼之至。
乃与谭复生谋召袁世凯图之。
第二诏知为将陷不测,仍假托办官报,命往上海,曰汝一片热肠,朕所深悉,它日更效驰驱,共建大业,朕有厚望焉。
且又曰:汝其爱惜身体,善自调摄。
盖以在外或安,在内则危,故特遣出外以救之,先帝之若心也。
惟为虽奉上命即行,仍欲留京营救,谭复生以救上事自任,幼博赞之,促吾行,黄仲弙告,令吾易僧服走蒙古,幼博跪力请,任公同固请,吾以死生命也,少年在粤遭华德里落砖,如死久死矣。
仍往天津经荣禄督署,乃先上招商局船,以无上舱,改乘英人重庆船于六日十时行。
是日侵晓难作,先帝遭废,六时步军兵围南海会馆,幼博弟与门人程大璋、钱维骥捕逮矣。
即闭九城断铁道,发缇骑三千,大索于京师,谭、林、杨、刘四军机及杨漪川待御、徐子靖、张樵野两侍郎咸被逮,党狱大兴。
既不得吾,则又大搜天津陆海,驰电全国,附以吾影像托于各国领事,连日沪船搜捕严密,而吾以五日晓出京,晏然不知也。
七日船泊之罘,吾登船游眺,拾海滨五色石数篮而后登船。
是时烟台道己奉密捕之电,惟有他事出,在舆中接电不识。
及检知即还之罘,而吾船已行矣。
乃命飞鹰兵舰逐吾重庆,而飞鹰适载炭不足,遂中道不及。
将至沪,吾门人忧甚,纷纷租小轮舟出吴淞外接之,而实无从着力,盖洞察防范已备也。
九日至吴淞外卅海里,英吏登舟持吾像遍视,及吾,延入卧室,出像问曰:汝诚弑耶?吾惊问,乃出伪懿旨相视,曰康有为进丸毒弑大行皇帝,着即行就地正法,钦此!
吾即大哭,即投海,英吏抱我曰:外传事未实,姑少待之,遂扶吾过英舰,然以为上必无幸,终当投海耳。
乃赋诗曰:忽洒龙漦翳太阴,紫微移座帝星沉,孤臣辜负传衣带,碧海波涛夜夜心。
更念老母无以为养,众门人忠肝义胆不以死生易心,不以寒暑易节,可以寄托者,莫如三水徐勤君勉,乃写此书及与吾内子张妙华夫人一书,令其善事吾母,附以诗,令仆藏之,俟吾不测。
今阅廿年,君勉经海珠之变而无恙,吾与张夫人幸存,今日门人为吾与张夫人双寿介觞,张夫人亦于戊戌被捕幸脱者。
君勉在高弟被捕,麦孟、华孺、博五、觉任、公裕数人之列者。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