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解读赵构 骑泥马渡江的皇帝-《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帝国实录》

第五章 解读赵构 骑泥马渡江的皇帝(第1页)
🎁美女直播

公元1127年,岁在丁未,既是北宋靖康二年,又是南宋建炎元年。

按照生肖纪年,这一年属羊。

中国人应该永远记住这个年份。

开年,一进入正月,大宋帝国遭遇灭顶之灾:继帝国首都沦陷敌手,它的两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大儿子宋钦宗赵桓相继成为大金骑兵俘虏。

徽宗皇帝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侥幸脱身,旋即逃往南京。

当年五月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政权,改年号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

时年二十一岁。

他是宋朝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史称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或许是中国帝王中最难加以评论的一位皇帝。

对于一般不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很有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位皇帝是何许人。

但是,假如提起这位皇帝的两位大臣来,只要是中国人,大约没有人会不知道。

这两位知名度极大的人物,一位是岳飞,一位就是秦桧。

如果有哪个中国人说自己不知道这两个人,那么,人们一定会认为此人有毛病,而且毛病得的还不轻。

很多人也只有在说起这两位时,才会恍惚知道:呵,原来宋高宗赵构就是这两位时的皇帝。

两位知名度极高的大臣和一位不太知名的皇帝,丝毫说明不了这位皇帝昏庸或者无能。

我们必须承认,这位皇帝极其复杂,经常是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而且,他还时不时就被包围在政治的、道德的、国家的、种族的等等激情之中。

这使我们要看透他即便不是不可能,也是十分困难。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依靠推测才能理解这位皇帝。

好在这种推测所必须倚赖的资料还算丰富。

假如不是父皇宋徽宗过分轻佻与荒唐,导致家破国亡,康王赵构本来是没有机会登上皇位的。

按照中国皇家传统,宋徽宗立长子赵桓为太子,而他最喜欢的则是第三个儿子郓王赵楷。

作为第九个儿子,赵构除了天生神力之外,其他方面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

史书记载说:赵构可以两臂平举各一百一十斤的东西,走数百步,边上看着的人无不惊骇叹服;他还喜欢骑马射箭,开弓一石五斗。

按照宋朝军队的制度,这算是武艺超群,已经达到了选拔皇帝近卫队的标准。

按今天的说法,差不多相当于运动健将级水平。

但是,光凭这些显然还不足以取得继承皇位的资格。

他还需要更加令人敬畏的力量帮助才行。

这种力量出现了,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宿命。

继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

之后,北宋与辽国之间已经和平相处了一百一十九年。

按照国际关系中惯常的虚伪作法,两国间的关系被形容成“兄弟之邦”

十几年前,准确地说是公元1113年,在辽国后院松花江上游的白山黑水之间,崛起了一个女真族部落,叛离其宗主辽国而独立,一年之后就建立了号称“金国”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