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老人安置好,把孩子统一管起来了,那女人的麻烦事不就少了嘛!”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王秋菊先是成立了“帮老组”
,然后找人找房子,没几天又成立了“孩子房”
。
这两项事情被王秋菊解决后,村子里一下子就有二十七八个壮劳力报名参加了支前队,乐得杨云林合不拢嘴。
刚准备喘口气,一个消息忽然传到了云林的耳朵里——杨全英失踪了。
云林和文华正在院子里修理一辆独轮车,青山慌慌张张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云林,杨全英跑了。
俺到他家几趟,都没见到人。
开始他老婆说他下地了,俺就信了。
后来吃饭点去找他,还是不在,他老婆又说他赶集去了没有回来。
反正每次都有理由,俺怀疑他是跑了。”
大杨庄的人都知道,杨全英可以算得上个小人坯子。
杨全英姊妹六人,上面五个全是姑娘,老幺的他从小就被家里人疼着护着,大事小活不干一点,虽然是三十多岁的壮年汉子,可是每次只要碰到支前出后勤的事情,一听到风声就躲到几个出嫁的姐姐那里去了。
青山说:“俺大致算了一下以前大家出后勤的工,多的已经做了一百多个,少的也有五六十个了,就他杨全英最少,只有十几个工。”
“不会吧,前天开会他不还在吗?”
云林不相信。
“是的,前天开会他在,可当时他就一言不发,大家都知道他好偷奸耍滑,德成叔还故意说他呢。”
云林问:“说啥了?”
青山模仿当时德成叔说话的语调和神情说:“全英,你这次不能再不去了。
细说起来,你这个人真是忘本透顶,你家世代是贫农,现在翻身翻过来了,倒把思想翻顽固了。
人要饮水思源,老蒋不打倒,日子能过舒心吗?哪个再后退,连祖宗三代都对不起了。”
“这些话杨全英当时全听到了,羞得脸红脖子粗的。”
青山说。
但没有想到,杨全英抱定主意,随别人怎么说,死活就是不吭声。
“你有你的千条计,他有他的铁心锁。
随你们说去,真要他去支前,除非走起路来脚后跟朝前!”
果然,那天开完会回到家,杨全英和老婆悄悄商量决定,还和往常一样去三十里外的大姐家避一避。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杨全英就起来了,背个粪箕子,假装出去拾粪,偷偷地溜出了村。
三十来里的路,他一路慌慌张张小跑不断,生怕大杨庄的人追过来。
半晌午赶到大姐家,姐姐看到弟弟很高兴,又是端水又是递烟。
小外甥看到他,快快乐乐跑到跟前,问:“舅舅,俺爷和俺爹他们都去支前了,你什么时候去啊?”
外甥无心的一句话把杨全英问愣了,脸“唰”
的一下变了色。
他期期艾艾地说:“大人的事情,小娃娃别多嘴!”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