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信仰却使此时的班杰明暂时失去了理智,忘了以色列是个小国家,难以保守任何秘密,而视柯恩和苟马克跟信仰伊朗原教主义什叶派领袖没有两样的犹太人,事先早已知道他们的计划,事情传出去的结果,电视记者们也聚集在哭墙前的广场内,等待他们的到来。
有些记者还带着建筑工人的头盔,以防被阿拉伯人扔来的石头砸到脑袋。
也许这样会比较安全,班杰明跟随这两名教士前往圣殿山的地基时心里想着。
应该让整个世界了解这儿正在发生的事情。
他不自觉地接近自己和柯恩与苟马克之间的距离,以便能及时保护他们,即使两人都有殉道的决心。
他的右手垂到腰际的枪套上,确定枪套没有锁得太紧。
他可能很快就需要这把手枪。
那些阿拉伯人就聚集在眼前,真可惜他们有那么多人,就像跳骚、老鼠,总是喜欢待在它们不该留下的地方。
只要他们像现在一样待在路旁,不要挡路就好了。
但班杰明心知事情当然不会那么容易。
那些阿拉伯人只要违反了上帝的旨意,今日就是他们的不幸之日。
此时班杰明的无线电响了,但他根本不理它。
那可能只是他的长官问他到底想做什么,并命令他立即停止住部队。
今天不行。
柯恩和苟马克依然无畏地走向阿拉伯人构成的人障。
班杰明看到此幕,几乎为他们的勇气和坚定的信仰流泪,不禁怀疑上帝怎么会以这种方式来显示他对这两人的恩宠,还希望他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在班杰明之后的部下只有一半真的跟了上来,这很可能是他私下变更了值班时间,挑选了这一批特别忠心的部下。
他知道这批人训练有素,他若不下令,他们不会使用镇暴盾牌;相反地,他们会把手中枪械的保险装置打开,就警戒位置。
等待阿拉伯人随时可能掷出的第一波石头攻挚的时刻真是令人难受。
亲爱的上帝啊,请让他们活下去,请保护他们。
宽恕他们就如同您宽恕迷撒,班杰明紧跟在这两名勇敢的教士之后五十公尺左右的地方,他们其中一位原本出生在波兰,在恶名昭彰的集中营里丧失了妻子与儿子,但他在那儿依然保持奋斗的精神,并学到信仰的重要;另一位教士出身在美国,在大战后来到以色列,为它与阿拉伯人作战,然后转向上帝的怀抱,就如班杰明于过去几天内所做的转变一样。
这两名教士在事发当时,跟离那群肮脏无札的阿拉伯人只有十公尺。
他们所见到的阿拉伯人,居然脸上都带着祥和的表情,似乎无论今早有任何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都会十分欢迎,此时那些阿拉伯人看到了波兰裔教士的脸上充满了震惊与迷惑,而另一位美裔教士脸上则因明白了今天事情已难有转机,而显出锥心的痛苦表情。
在一声令下,第一排阿拉伯人一同坐下,他们都是未成年的少年,不过皆拥有长期的抗争经验。
其后百余名同龄少年也跟着坐下。
然后第一排阿拉伯少年开始拍手,并且唱起歌来,虽然班杰明的阿拉伯话跟任何一名巴勒斯坦人一样流利,但他还是呆了一会儿,才了解他们在唱些什么。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