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并没有袖手坐待德苏条约在莫斯科正式签订。
八月二十一日深夜柏林宣布里宾特洛甫乘机飞往莫斯科缔结德苏协议的消息,使英国内阁行动起来。
二十二日下午三时,内阁举行会议,会后发表了一个公报,断然声明,「英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曾经一再公开宣布,并且决心履行,绝不受(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与此同时,议会也决定在八月二十四日开会,要通过《紧急权力(国防)法案》。
此外还采取了某些预防性的动员措施。
虽然内阁声明已经说得尽可能的明白,但是张伯伦还是要让希特勒不发生任何疑问,于是便在内阁会议结束之后立刻又以个人名义给这位元首写了一封信。
——柏林某些方面显然认为,德苏协议一经宣布,大不列颠为维护波兰利益而进行干预的可能就已无需再加考虑。
这是一个莫大的错误。
无论德苏协议的性质可能如何,都绝不能改变大不列颠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
有人曾经说过,要是英王陛下政府在一九一四年把立场表示得更明确一些,那场巨大的灾难就可能不致发生。
姑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这一次英王陛下政府决心不再让这种悲剧性的误解重演。
一旦发生上述这种情况,英王陛下政府决心并且准备毫不迟延地使用所拥有的一切力量。
而敌对行动一旦发生之后,其结果是难以逆料的——
这位首相「这样彻底明确地阐明了我国的立场」(这是他自己后来附加的话)之后,再一次呼吁希特勒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他和波兰之间的分歧,并再次表示英国政府愿意提供合作来实现这一点。
这封信由汉德逊大使从柏林乘飞机送到伯希特斯加登,于八月二十三日午后一点过后不久交给了希特勒,这位纳粹独裁者看了之后勃然大怒。
汉德逊在拍给哈利法克斯的电报中说:「希特勒暴跳如雷,不论说什么话他都不肯听,当他提到英国和提到波兰的时候,措辞都极为粗暴而又夸张。
」关于希特勒那段长篇攻击的内容,汉德逊在这次会见的报告中所作的记载跟后来从被缴获的纳粹档案中所发现的德国外交部有关这一问题的备忘录是一致的。
他咆哮道,波兰的顽固全是英国造成的,就像一年以前它应该对捷克斯洛伐克不讲道理的态度负有责任一样。
波兰有数以万计的日耳曼族人正在受到迫害。
他声称甚至还发生了六起阉割事件——这是一桩使他忐忑不安的事。
他说他已经忍无可忍。
要是波兰人再继续迫害日耳曼人,就会马上引起实际行动。
我在每一个问题上都和他作了争辩(汉德逊拍给哈利法克斯的电报写道),并且一再指出他的话是不确实的,但结果只是又引起他一通长篇攻击。
最后,希特勒答应两小时以后就英国首相的来函提出一个书面答复。
于是汉德逊便回到萨尔斯堡去稍事休息。
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希特勒召见这位大使,把覆信交给了他。
据汉德逊向伦敦提出的报告,同第一次会见相比,这位元首「显得十分安详而且始终没有提高嗓门」。
希特勒说(汉德逊报告道),他已经五十岁了,要打现在就打,他不想等到五十五岁或者六十岁再打。
这位德国独裁者在山顶别墅中发出叫嚣时所显露的不可一世的狂妄态度,在德国人的会谈记录中甚至表现得更加露骨。
记录在记述了他表示愿意在五十岁的时候打仗而不想等到以后再打的话之后,接着写道:
(希特勒说)英国最好别忘了,作为一个上过前线的军人,他懂得战争是怎么一回事,并且会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