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在拉海圣庄园的顽强防守对拿破仑的最终失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诗人罗伯特·骚塞所说的那样,拉海圣的确是“冲突的热点与中心”
。
盟军在拉海圣庄园的顽强防守对拿破仑的最终失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天,拿破仑有两次都快要击败威灵顿了。
第一次是刚过午后,埃尔隆伯爵的军团几乎击穿了盟军中央部队,当时其左翼接到的重要任务是攻克庄园及其身后的十字路口,可惜他们遭遇了巴林少校的部队,没能完成任务。
第二次是傍晚时分,拿破仑眼看就要获胜了,当时他在庄园失守之后调动了炮兵以及增援部队。
1此外,还有一点必须记住,从午后埃尔隆的进军路线开始,直到几小时后法军集中兵力对盟军中央部队发动最后进攻,在此期间拉海圣就是法国步兵的主要目标。
到最后,埃尔隆手下的4个师中有3个参与了攻打庄园的战斗。
法军的伤亡很大一部分都发生在拉海圣附近。
在东泽洛的第2步兵师部队中,2旅旅长(奥拉尔)和第51线列团的指挥官相继战死;第51线列团1营的指挥官——佩尔内和戴夫因上校负伤;在第1步兵师的布儒瓦旅中,第28线列团2营的指挥官马伦上校受了致命伤,第105线列团2营的指挥官邦尼特战死,第105线列团指挥官简德利负伤。
除军官外,在拉海圣争夺战中,法军普通士兵还有大约2000名伤亡。
正如诗人罗伯特·骚塞所说的那样,拉海圣的确是“冲突的热点与中心”
。
2
因此,1838年,威廉·斯波恩上尉制作的那套著名的滑铁卢战役全景模型将战斗的高潮定格在晚上7点45分,也就是法军受挫未能夺回拉海圣之后不久,这绝不是巧合。
如果能早点拿下拉海圣,那么拿破仑几乎肯定能击溃盟军中央部队,在普鲁士大军增援之前就已经击败威灵顿了。
两位指挥官犯下的关键性错误都与拉海圣有关。
拿破仑在白天早些时候对此不够重视,未能投入足够兵力夺取该地。
同样,威灵顿也是直到最后一刻才意识到拉海圣的重要性。
当然,巴林并不是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打赢了滑铁卢之战,还有其他许多人,包括霍高蒙特的守军、近卫军骑兵队,尤其是布吕歇尔,他们都在战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的确,肯定是英国骑兵在午后守住了庄园,没让对方得手。
然而,与霍高蒙特的防守不同,对拉海圣及其周边的争夺并不只是“战役中的一场战斗”
而已,3当天下午的大部分时间里,此地进行的就是这场战役本身。
巴林和他幸存的部属回顾过去,他们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开始的时候,他们一共不到400人,全都浑身湿透、饥肠辘辘、疲惫不堪。
开战之前,有些人甚至宿醉未醒。
尽管一整个下午,守军兵力不断得到加强,但他们的人数一直远少于对方。
这些人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保卫庄园。
自午后起,他们不断经受大大小小的进攻,以及炮击的威吓,虽然炮击的效果不大。
他们的肩膀被枪支的后坐力撞得血肉模糊,嘴里都让火药染得漆黑。
4他们劳累过度、饱受烟熏火燎、不断用牙齿咬开弹药筒,再加上之前灌下的那些酒,那时必然十分口干舌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