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部分很容易——简发送道。
顺其自然就行。
舱门被炸开,爆炸性减压接踵而来,让我想起了上次抵达珊瑚星空域时的情形。
希望下次来别再是被这么抛出机舱了。
不过,这次舱内没有未经固定的危险物体。
雀鹰号的机舱里只有船员和士兵,都穿着臃肿的密闭空降服。
我们的脚用电磁片锁定在地板上,等舱门飞远,到了不会误伤人员的地方,电磁片就会切断供电,让逃逸气流把我们送出飞船——货舱事先加过气压,确保到时候还能有足够的推力。
推力的确还很足。
脚下的磁场刚关闭,我们就像被巨人从特大号的耗子洞里一把揪了出去。
我遵照简的命令,顺其自然,听任自己翻翻滚滚飞进太空。
效果不错,因为我们就希望有这个效果:出乎意料地突然被甩进一无所有的太空。
就算勒雷伊人观察到,也不会起疑心。
我和特种部队的士兵乱糟糟地飞进太空,在寻找下方的过程中享受了一瞬间翻江倒海的眩晕感,所谓下方,就是两百公里外暗沉沉的珊瑚星。
我们将要降落的地方,白昼正濒临结束,东方闪着耀眼的强光。
我的自转让我恰好看见雀鹰号有四处同时爆炸,火球位于飞船的另外一面,火焰勾勒出了船体轮廓。
感谢真空,没有巨响,也没有热浪,但炫目的红黄火球在视觉上弥补了其他感官的缺憾。
我继续自转,看见雀鹰号奇迹般地发射了导弹,导弹飞向视野外的某艘敌船。
雀鹰号被击中的时候还有人没离开。
继续自转,这次我看见又一波导弹击中雀鹰号,把它炸成两截。
还留在船上的人这下死定了。
希望他们发射的导弹击中了目标。
我孤零零地落向珊瑚星。
附近也许还有其他士兵,但谁也看不见谁。
降落服不反光,而且又有命令在进入珊瑚星下层大气前不得使用脑伴。
除非我能瞥见有谁挡住哪颗恒星,否则肯定找不到别人。
隐踪匿迹对偷袭很有好处,特别是上面还有人在找你的时候。
我又下坠了一段距离,珊瑚星的轮廓吞没着一颗颗星辰。
我的脑伴“嘀嗒”
一响,该升起防护罩了。
我发信同意,一股纳米机器人涌出背上的一个小包。
机器人构成的电磁网包裹住我,将我封闭在一个纯黑的球体中,所有光线被隔绝在外。
现在我在摸黑坠落了。
感谢上帝,我没有幽闭恐惧症,否则这会儿非吓得屁滚尿流不可。
防护罩是高轨道插入的关键。
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热量能把身体烧成焦炭,防护罩则从两个方面保护士兵的安全。
首先,防护罩的球体产生于士兵仍在真空中坠落之时,这能够降低导热率,除非士兵不知怎的触碰到了防护罩与大气层接触的外壳。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构成防护罩的电磁场同时也把士兵固定在球体中央,不让他随便乱动。
谈不上舒适,但总比被空气分子活活撕烂身体强得多。
纳米机器人吸收热量,把部分能量用于强化固定士兵的电磁网,尽量散去剩余的热量。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