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车向柏拉图平原的“南墙”
驶去。
“我还是觉得,”
哲美森说道,“老男人听了这事儿,一定会有一场大吵大闹了。”
“他为什么要吵呢?”
惠勒问道,“等他一回来,一定忙这忙那的,没工夫和我们烦了。
再说,我们自己掏腰包支付了我们用掉的燃料。
好了,你就别担心了,自己开心点吧。
别忘了,今天是咱们的休假日。”
哲美森没答话。
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方的道路上——如果那也能称之为道路的话。
其他车辆驶过这条路的唯一痕迹,是偶尔出现在沙尘中的车辙,因为在没有风的月球上,它们将永久留存,所以就用不着别的路标了。
不过一路上偶尔还是能看到令人不安的标牌,上书:“危险——前方有峭壁!”
或“紧急事故氧气供应——前方10公里”
。
在月球上做长途旅行只有两个方法。
高速单轨机车连接着各个殖民基地,这个途径既迅速又舒适,而且有固定的发车时间表,然而轨道交通覆盖的地方非常有限,而且由于成本的原因,多半也只能维持现状了。
要想不受限制地在月球表面周游,你就得乘上涡轮动力的大功率拖车,也就是所谓的“毛毛虫”
,或简称为“毛虫”
。
事实上,它们就是装置在一组轮胎上的小型飞船,即使在崎岖得骇人的月面上,它们也可以横行无阻。
在地形平坦的地方,它们可以轻松地达到100公里的时速,不过通常情况下能开到一半的速度就不错了。
由于引力较小,加上在必要时它还能降下毛毛虫般的“附足”
,这种拖车可以攀上险峻的坡面。
在发生紧急状况的时候,它们还能用内置的绞盘将自己垂直吊上悬崖。
如果是较大型号的拖车,一个普通人可以在巨大的车厢里住上许多个星期,毫无不适。
所有对月球的详尽探索,就是勘探队员们驾驶着这种顽强的“小车”
完成的。
哲美森是超级专业的司机,对道路极为熟悉。
然而,惠勒却感到神经紧张难以平复。
对于月球的新访客来说,通常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明白,只要认真对待,即使处在陡坡套陡坡的严酷环境,照样可以绝对安全地行驶。
惠勒是个新手,或许这倒是件好事,因为哲美森的驾驶技术太不正规了,如果此时的乘客经验较丰富些,恐怕会忍不住发出警告的。
哲美森是怎么变成这样一个又鲁莽又卓越的司机的,这个富有玄机的问题引起过同事间的广泛讨论。
正常情况下,他是个辛勤而谨慎的人,如果没万全把握,他不喜欢做出格的表演。
没有人见过他真正气恼或振奋的样子。
不少人认为他懒,不过这是诽谤。
他会许多个星期持之以恒地做某项观测,直到结果完全没有异议为止——然后会把它搁置在一边,两三个月以后再去理会。
然而一旦他掌控起了“毛虫”
,这位沉静平和的天文学家就变成了一位不怕死的司机,而且驾驶着北半球几乎所有的拖车,创造过非官方记录。
这其中的原因,埋藏得很深,恐怕哲美森自己也没意识到,那是源自他做太空船飞行员的童年梦想——一个因为心性不定而破灭的梦想。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