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必开吓了一跳,定神一看,不是别人,就是那新中举人赵温的爷爷赵老头儿。
原来这方必开,前头因为赵府上中了秀才,他已有心攀附,忙把自己第三个女孩子,托人做媒,许给赵温的兄弟,所以这赵老头儿赶着他叫亲家。
他定睛一看,见是太亲翁,也不及登堂入室,便在大门外头,当街爬下,绷冬绷冬的磕了三个头。
赵老头儿还礼不迭,赶忙扶他起来。
方必开一面掸着自己衣服上的泥,一面说道:“你老今后可相信咱的话了?咱从前常说,城里乡绅老爷们的眼力,是再不错的。
十年前,城里石牌楼王乡绅下来上坟,是借你这屋里打的尖。
王老先生饭后无事,走到书房,可巧一班学生在那里对对儿哩。
王老先生一时高兴,便说我也出一个你们对对。
刚刚那天下了两点雨,王老先生出的上联就是‘下雨’两个字。
我想着:你们这位少年老爷便冲口而出,说是什幺‘出太阳’。
王老先生点了点头儿,说道:‘“下雨”
两个字,“出太阳”
三个字,虽然差了点,总算口气还好,将来这孩子倒或者有点出息。
’你老想想看,这可不应了王老先生的话吗?”
赵老头儿道:“可不是呢。
不是你提起,我倒忘记这会子事了。
眼前已是九月,大约月底月初,王老先生一定要下来上坟的。
亲家那时候把你家的孩子一齐叫了来,等王老先生考考他们。
将来望你们令郎,也同我这小孙子一样就好了。”
方必开听了这话,心中自是欢喜,又说了半天的话,方才告别回家。
那时候已有午牌过后,家里人摆上饭来,叫他吃也不吃;却是自己一个人,背着手,在书房廊前踱来踱去,嘴里不住的自言自语,什幺“捷报贵府少老爷”
,什幺“报喜人卜连元”
。
家里人听了都不明白。
还亏了这书房里的王先生,他是曾经发达过的人,晓得其中奥妙。
听了听,就说:“这是报条上的话,他不住的念这个,却是何故?”
低头一想:“明白了,一定是今天赵家孩子中了举,东家见了眼馋,又勾起那痰迷心窍老毛病来了。”
忙叫老三:“快把你爸爸搀到屋里来坐,别叫他在风地里吹。”
这老三便是会做开讲的那孩子,听了这话,忙把父亲扶了进来,谁知他父亲跑进书房,就跪在地当中,朝着先生一连磕了二十四个响头。
先生忙忙还礼不迭,连忙一手扶起了方必开,一面嘴里说:“东翁,有话好讲,这从那里说起!”
这时候方必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拿手指指自家的心,又拿手指指他儿子老三,又双手照着王仁拱了一拱。
王仁的心上已明白了三四分了,就拿手指着老三,问道:“东翁,你是为了他幺?”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