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科学家沈括-《造反吧宋徽宗哥哥》

第23章 科学家沈括(第2页)
🎁美女直播

“还有,估计需要大量的工人,让他们来回上下班也很浪费时间,需要在附近建立一个适合生活的简单村落,方便更有效率的生产。”

汤隆点了点头,将赵括所说的事项一一记录了下来,自己也依靠以往的经验,稍微想了一下,发现确实各个方面都没有问题,然后打算告辞离开,回去安排相关事务。

赵佶见状道了声别,将汤隆送了出去。

汤隆刚到大牢外那处被赵佶专门用来商量事情的房间,立马对着赵佶行礼。

“官家,如果没有其他事情,臣先回去了。”

赵佶笑着说道:“沈括,真是辛苦你了。”

“不辛苦官家,这是臣该做的,对了,这笔炼钢产业的开销是走户部还是走内库?”

沈括说道。

赵佶脸上的微笑立马僵住了,想了想日益消瘦的内库,一脸肉痛的说道。

“走内库,关键地方记得要做好保密。”

“臣明白了。”

望着离去的沈括,赵佶陷入了沉思。

沈括,这个原本属于他父亲宋神宗时期的名臣,在这个大宋也是意外晚出生了几十年,到今天为止才六十岁。

看他精瘦的体格和健康的精神,赵佶毫不怀疑沈括能活到八十多岁。

不过赵佶刚重生的这半年是没有发现沈括,直到某一天,他从昨日收到的奏章中,发现一本建议巩固边防的建言,其中的不少内容,让赵佶比较认可。

于是赵佶往下翻看上奏者的署名,发现居然是沈括两个大字。

虽然有些疑惑,但赵佶不动声色的从锦衣卫中调来关于沈括的资料,发现他确实是前世的那个科学家,只因被蔡京的党羽陷害,两年前被排挤到边境。

了解情况后,赵佶大笔一挥,将沈括重新调入京中,担任工部尚书。

沈括很忧伤,在一年前被从延州调回京城,高升为工部尚书,本来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沈括进入工部后,发现大多数官员要么在混日子,要么在想办法调到其他容易晋升的六部官署,真正干实事的,只有没几个人,手下的工匠们,也大多数被借调或者挪用,用的还都是正当名义的指令,让他找不出过错。

他本人又不擅长工于心计,只能尽自己的职责,除了处理工部日常事务外,自己单独带着一批工匠,研究改进各项发明。

刚刚自己正在解决一个科研问题的关键节点上,被官家紧急召见。

没来得及换衣服的沈括,便穿着一身粗布的匠服,拜见了宋徽宗赵佶。

沈括虽然很恭敬的听完了赵佶传达的意思,但心里却有些不以为意。

别以为老实人就没点骄傲了,要论吟诗赋词,撰写华丽文章,他沈括确实不太擅长,但是说到科学研究这些事,他还是敢说自己在大宋认第一,没人敢认第二的。

这可不是沈括吹牛皮,你要是和沈括一样,也会有自傲的心理。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艺术、经济等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杰出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