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想想他家徒四壁,也无甚可贪图的东西,看那个子高的年轻人面色苍白、血迹斑斑,确实吓人,老汉便点头道:“若不嫌弃我老头儿家中清贫,便先在我家休息吧。”
“不嫌弃!”
李锦余高兴地拍了拍霍采瑜的胳膊,“走,咱们先休息下!”
霍采瑜这才从刚才李锦余对他的称呼中回过神来,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李锦余兴高采烈地拉进了屋。
老汉自我介绍姓张,妻子早逝,只带着个七八岁的小孙子过活,家里果然是家徒四壁,唯有一张干草床铺让霍采瑜可以躺下。
不知儿女去了哪。
霍采瑜勉强走了大半天,身体已经有些吃不消,躺下没多久就不得不进入修炼疗伤状态。
李锦余扶霍采瑜躺下,看霍采瑜开始疗伤,闲着无事便想再吃些瓜子。
然而从口袋里掏了一下,发现他之前装好的瓜子已经见了底。
“老丈,你这里可有瓜子?”
“什么?”
“瓜子,就这个。”
李锦余掏出所剩无几的瓜子示例。
张老汉明白过来,摇摇头:“我们这穷地方,饭都吃不饱,哪来的这些好东西哩。”
李锦余遗憾地把瓜子放回口袋,正想自己是出去跑一圈还是找块木头啃啃,便听到张老汉道:“小兄弟,你是饿了么,老头儿我这里还有些陈米,不嫌弃的话可以做些粥给你。”
有米吃?
李锦余摸了摸肚子,眼前一亮:“饿!”
只是这粥和李锦余在宫里吃的软糯香粥截然不同,粥面亮得可以照镜子,勺子舀一舀,几乎看不到几个米,还散发着一股陈年的霉味。
宫里泔水桶里的都比这好。
李锦余怔了怔,下意识抬头,刚想发问,便看到张老汉的小孙子躲在背后,眼神直直盯着这碗在皇宫里最下等的宫人都只会倒掉的清粥不住咽口水。
张老汉以为李锦余看不上这碗粥,皱纹横生的脸上微微带上了一丝局促:“莫要嫌弃,家里没有更好的东西了。”
李锦余沉默着低下头,捧起碗喝了一口。
果然和他预料的那样清淡、乏味,甚至还带着一点土腥气和霉气。
但竟然没有那样难以下咽。
原着里形容景昌帝在位期间百姓“民不聊生”
,在以前的李锦余看来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百姓”
似乎也只是一个单纯的符号,是原着中负责被霍采瑜拯救的对象。
可这碗清可映面的粥,一下子叫那些仅存在于文字中的描述清晰地展现在李锦余面前。
喝了两口,李锦余放下碗,想了想,招呼张老汉的小孙子过来。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