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严重的地震,可见是鞑子酋长失德!”
“是啊,我还以为能把那帮鞑子给压死呢!
哈哈哈。”
应考博学鸿词科的士人都聚集在渌水亭中,顾贞观听见这句话头也没抬道:“你们就站在鞑子家的花园里,小声点。
受灾的也不止紫禁城,京城内外没有汉人?京郊没有百姓受灾?这么幸灾乐祸很有趣?”
那边一小堆的声音这才降下去,不一会陆续散了。
顾贞观叹口气,这种嘴上便宜,占光了又如何,自己身上还能多块肉吗?于事无补。
他身边的尤侗与严绳英不约而同道:“那几个估计都交了白卷,铁了心要回南的。”
“让我说,回南没什么不好。”
朱彝尊道,“求个清净日子吧。
你没见元文、乾学兄弟,和过去也不一样了……人当了官,谁知道会走形成什么样。”
坐在对面的陈维崧笑笑,恍惚还有放浪形骸的样子:“连万斯同都来了,还有梨洲先生的大公子,他们都服了软,咱们又有什么好说的。
眼看着这江山愈发稳固,与其归老山林,不如出来做点事情。”
“这倒是,咱们修明史,总能方方面面盯着点。”
尤侗叹道:“毕竟,如今的满洲勋贵不是个个如纳兰太傅、或者成德公子那般。
更不是子清,还算说得上话的人。”
“成德公子啊,我看他的词写的愈发好了。
那么好的人,真不像满洲子弟。”
陈维崧笑叹:“外头都说纳兰太傅弄权,可说起来,这对父子并没有恃强凌弱。
只看这一条,真是强出那些人百倍!”
“是啊,过去总听说先帝时候,总是崇文重道。
当今也好,可四辅臣的时候打下了底子,旗人勋贵自恃从龙之功,觉得自己就该高人一等。
前段时间我去三河县,转了一圈发现,还有人在圈地呢!”
“诶,子清!
容若!”
顾贞观起身招呼道,“你们来了。”
最近一直跟在康熙身边的曹寅和成德今日也来到了渌水亭,几个月给他们熬的也是面黄肌瘦。
好容易今日休沐,他就约着容若一起来了渌水亭散散心,见见这些老文士们。
“恭喜几位了。”
成德笑道:“皇上已经下旨,赐诸位检讨等职,入国史馆。
同晚辈的老师徐先生并万先生一道,整理前朝实录,修明史。”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