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简单的一副对联,其实大有玄机。
按照《后汉书》中的记载,费长房是一个东汉方士。
有一回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
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
于是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
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
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②——费长房与壶公的传说,正是中国造园术中“壶中天地”
这一概念的由来。
“壶中天地”
与“须弥芥子”
一样,都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概念,追求以小见大,达到“方寸之间,得见天地”
的效果。
贾放精研传统造园术,因此对这个传说非常熟悉。
至于说“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
,则是指费长房后来得到了壶公所赠的缩地鞭,可以缩短空间的距离——上联就是在感慨距离固然能缩短,却无法减少相思。
而下联更不用说,“补不完的离恨天”
更是《红楼》开篇的立意宗旨所在。
可还没等贾放琢磨出什么,贾赦突然上前,拽着贾放的胳膊往外走。
他一面走还一面说:“天色已晚,这里没人,你我别在这园子里多留了。”
贾赦不说自己害怕,反而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没事儿的,可是老三你还是小孩子,眼睛干净,保不齐看见什么不该看见的。”
贾放只好在心里默默地替贾赦害臊。
他俩还未走出会芳园,天色渐已全黑。
远处大树上的老鸹不知为何纷纷呱呱呱地叫了起来,一阵风吹过,吹得人透心凉。
贾赦“妈啊”
一声,一溜烟就走。
贾放却驻足回头,望稻香村的方向看了一眼。
他竟看见稻香村中隐隐约约有灯光透出来——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幽幽鬼火,而是那种暖黄色的灯光,深夜里的旅人见之能够安心,归家的游子见到了则会马上加快脚步。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