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炒栗子-《问樵》

糖炒栗子(第1页)
🎁美女直播

午后的一场大雨,让深秋的风更添一丝凉意。

数月前,卞荆与母亲高氏遭遇饥荒,逃难至平淮城。

数以万计的流民聚集在城外,城门被迫紧闭。

一连十几日,不见平淮城开,城墙上的守卫却一日比一日森严。

那时,成片的黑压压的流民如同淤泥一般积聚在城外,饿殍遍地,臭气熏天。

他们三三两两地靠坐在斑驳的城墙根下,如同一具具骷髅,呆呆地望着天空,唯有偶尔转动的眼珠和虚弱的哀嚎能表明这个人还没有死去。

无奈,高氏只能躲进城外不远处的树林,抱着高热不退的儿子,眼睛死死盯着城门,期盼着一线生机。

她不敢离人群太近,毕竟,如果事情到了最后,孩子也许会第一个变成众人争抢的食物。

大约又过了三日,就在几乎要发生人相食的惨剧的时候,平淮城门突然打开了。

后来的事仿佛神佛显灵,平淮城太守给数万流民发放了足足半月的口粮,安置了临时住所,并让尚有劳力的青壮进入各个作坊做工糊口,甚至像卞荆这种八岁的幼童,也能在集市边的学馆里继续读书。

很快,流民们便融入了平淮城,一片祥和繁荣。

就这样,一场原本足以导致全城倾覆的灾难,似乎一夜之间就被化解了。

但这些卞荆也是听旁人说的,当时他的脑袋因为高热一直昏昏沉沉,只记得自己靠在母亲怀里,耳边都是她向上天哀求的声音,絮絮叨叨的,偶尔睁开眼睛,刺目的日光之下,唯有一片被扒光了树皮的林子,荒芜枯寂。

叮——叮——

学馆放学的钟声将卞荆的思绪带回。

抬眼一看,讲课的邹先生已经在收拾书案准备离开。

很好,又混了一个下午。

卞荆也不作停留,将桌上的纸笔扒拉到一处,胡乱塞进一个四四方方的书袋,就一把抓起向学馆外飞奔而去。

……

离开学馆大门,稍拐个弯就能到集市。

深秋时节,叫卖声尤其热烈,售卖瓜果的农户推着小车穿梭在人群中,猎户摊位上新鲜的下水和未硝制的兽皮散发着独特的腥味。

单看这景象,难以想象几月前平淮城曾难民临城。

卞荆灵巧地避开各式摊贩,从拥挤的人群中钻过,穿过一道狭窄的巷子,再拐过两道弯,就见到了一家三间屋子连排的杂货铺。

杂货铺掌柜姓赵,是个热心的人。

卞荆刚进城时几乎被高热折磨得只剩下半条命,多亏路过的赵掌柜帮忙找了医馆并垫付了药钱,才让他得以痊愈,算是对他有恩。

自那之后,赵掌柜还时常带些店里售卖的货品接济母子二人,高氏也会打发儿子到杂货店帮忙或者买些日常物件,一来二去相互之间就熟悉了起来。

卞荆两手扒在杂货铺的柜台上,踮着脚向里张望,还没开口,就被突然从柜台后边探出的脑袋吓了一跳。

那是一个跟卞荆差不多年纪的小男孩,样子却漂亮得像个女孩。

“阿荆!

你是来买栗子吗?”

他的眼睛亮亮的,其中卞荆的影子清晰可见。

卞荆张了张嘴,刚要说话,男孩就已经抢先一步往铺子里扭头喊了一声:“爹——阿荆来买栗子!”

慢了一拍的卞荆只好慢慢地点点头:“是,我来找赵叔买点糖炒栗子,我阿娘也喜欢吃。”

这男孩是赵掌柜的儿子,叫赵瀞辞,名字也像个女孩。

他的皮肤极白,头发却又黑又软,黑与白显得格外分明。

母亲常说他像是水墨画里的小仙童。

卞荆没见过水墨画,也没见过小仙童,他只想到了雪里打滚的小黑狗。

尤其是赵瀞辞见到亲近的人就喜欢往人怀里扑,有时能把卞荆扑一个跟头。

自从卞荆来到平淮城,赵瀞辞算是他最亲近的玩伴。

赵瀞辞年幼丧母,对从未见过父亲、独自跟着母亲生活的卞荆有着说不出的亲近,于是尽管两人性格不同,却时常黏在一起。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