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穷极一生,也不能参破不惑之境。”
吕清臣似乎怀念起自己的过去,他就在不惑之境停留很久“根据其所走脉流不同,此境界被称为剑师,符师,念师。”
“而第四境,洞玄,即为洞悉天地玄妙。
领悟天地之真意。
可以感知的天地元气更为强大。
念力雄厚。
此境界已非寻常人可以匹敌。
数量也比较少,即便是在各大门派也是中流砥柱。”
吕清臣笑道“此境界便可以称之为大剑师,大念师。
昨日袭击我们的那个剑师,便是洞玄巅峰境界。”
“第五境称之为知命,也就是知天命。
此境界无一不是名震一方的大修行者,一人可匹敌千军万马。
仍然可称为大剑师,但与洞玄境大剑师已有本质的区别。
更有符道大家,能呼风唤雨,世人尊其为神符师。”
“传说,在五境之上有一道高不可攀的天人极限,跨过那一个极限,上面还有诸多玄妙之境。
只是那已经非人间能见,唯有四大不可知之地,才会有凤毛麟角之余避世苦修。”
吕清臣十分向往那等境界,可是他尚且没有那个修为“书院是个好地方,也是唐国的最高学府。
从外院登二层楼虽然极难,可若是有机会登入二层楼,便可成为夫子的亲传弟子,受举世尊崇。”
夫子,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
这就是这句话的出处。
夫子与天齐高,活着的圣人,也是唐国的骄傲,唐国能够存在于世的真正缘由。
世人无不尊敬夫子。
而书院后山,若能成为夫子的亲传弟子,地位也意味着水船高涨,夫子存世千年,他的辈分实在是太高。
阳无月则向往在书院找到那些修行之法。
“吕大师,到底怎么样才能修行?”
宁缺迫不及待的问道。
吕清臣笑了笑,他曾经也是这般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修行:“修行是要天资过人。
人体胸前有雪山,腰后有气海,十七窍孔环绕全身。
要想修行,十七窍中至少得有十窍畅通才行。
来,我来看看你的资质。”
宁缺背过身去,熟门熟路的让他检查,其实他早年间便碰到过一个修行者,为他检查过身体,奈何。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