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帝咬了咬牙:“儿臣不敢。”
孝文太后道:“这有什么敢不敢的?怪就是怪了,而且我老太婆也的确是独断专行——记得当初我建议你脱离楚国而独立,牟希来是带头反对的。
他一说,你也就跟着动摇,是我坚持,这事才定了下来——你说我这不叫独断专行,叫什么?”
武德帝垂着头,感觉汗水正从自己的额头上淌下来:“母后英明。”
孝文太后道:“你不要口里说我英明,其实你心里一直怪我这样做太冒险,使西瑶同楚国结怨。
你恐怕楚帝会怪罪下来,影响两国贸易,所以你就积极寻找新的靠山——赵王爷一上门,你立刻就答应了他。
你又怕我再干涉这件事,所以干脆就不说给我知道,是不是?这就是你自己的决断了?”
武德帝道:“儿臣……儿臣知道这次和赵王爷结盟的决定太轻率才惹出许多麻烦,所以儿臣……”
“所以你就听了牟希来的建议,现在要转和楚国的那个什么公孙天成立约么?”
孝文太后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像是钉子似的,钉住了武德帝不许他回避。
“不。”
武德帝道,“儿臣……儿臣知道母后派锋儿去过樾国,所以儿臣猜想,母后应该是想和樾国皇帝结盟,所以儿臣已经叫人按照原来的盟书照样准备了火炮和《铸造秘要》,今夜就装船给玉、石两位大人。
明日巳时,送他们从水路归国。”
“哦?”
孝文太后略感意外,微微地眯起眼睛想把养子看得更清楚,好从他的神情来分辨他是否撒谎。
不过武德帝半垂着头,房内的光线又昏暗,他的脸因此显得很模糊。
孝文太后站起了身,亲自去拈灯,同时道:“这是锋儿同你说的么?”
“不。”
武德帝回答,“儿臣是看到法会之上玉、石两位坐在母后身边。
而公孙先生就是混在戏子中才得以入宫——还是让儿臣来吧。”
他从孝文太后手中接过灯。
不时,灯火变得明亮了,照着他面上佛像一般的表情。
孝文太后解读不出什么来。
“公孙天成是因为差点儿被人杀了才要混在戏子的队伍中。”
她道,“他也是锋儿请回来的。
你怎么知道这不是我的意思?”
“儿臣,”
武德帝咬了咬嘴唇,“儿臣知道母后素来不信任楚国人。”
孝文太后面色一变,脸上显出诡异的光影效果:“怎么这样说?”
武德帝淡淡地:“知母莫若子。
儿臣虽然不知道是何原因,不过儿臣想,母后是绝对不会和楚人结盟的。
所以……所以儿臣已经敷衍好了公孙先生。
他明日一早也会坐船离开。
儿臣本来想干脆杀了他,但是毕竟现在还不是得罪楚国的时候……擅做主张,请母后示下。”
“是么……”
孝文太后喃喃道,“那么牟希来对这事是怎么看的?”
“老师怎么看并不重要。”
武德帝道,“重要的是,儿臣想最后一次依照母后的意思办事。”
“最后一次?”
孝文太后蹙眉。
(第10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