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孔黑子之后,小墨转向大黄。
“国相,我们不但要在道义上占据高点,还要在利益上占据主动。黄相诸多同门都可以前往郑国开设工坊,招募人手,带领郑国百姓致富。”
“如此一来,谷桑之争就会变成工农之争,无论谁胜谁负,我们都稳立不败之地!”
听到这话,大黄重重点头。
没错,确实是这样。
种谷还是种桑,双方就算吵破天,其收益也比不上做工。
小墨根本不纠结于细微之处的胜负得失,而是拉高层次,从更高维度解决问题。
姜国各种工坊进入郑国,不光是眼前的谷桑之争占据主动,未来,姜国还能持续影响郑国的民心、民意。
这些工坊也不是打水漂了。
郑国地理位置重要,产出的商品能快速销往中原各国。
投资,绝对不会亏。
“小墨所言甚是,我必定说服诸位师兄,让他们前往郑国投资。”
小墨又转向王建。
“王先生,听闻您有四子,长子在齐国琅琊继承宗族,次子在白氏医馆苦修医术,如今三子也到了鹰隼展翼之时,不知……”
不等小墨说完,王建连连摆手,“好好好,我同意,我同意了!”
王建暗道:就算自己不同意,恐怕老三也会翘家。
以小墨谋定后动的性子,再加上墨门无孔不入的特性,自己想防也防不住。
还不如顺水推舟。
再说了,王建也能看到墨门的潜力。
郑国是墨门入世的开始,将来还会有一个又一个国家成为墨门的势力范围。
墨门,前途无量。
自己的三子能在墨门担任统帅,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小墨得到助力,顿时大喜,“啊,多谢王先生!”
他又转向伯牙、钟子期。
这两位虽然还没在姜国学堂授课,想来也不用太久。
一个是音乐老师,一个是体育老师。
于是小墨同样尊其为师。
“学生恳请二位先生,为墨门谱曲、编舞。”
二人听了小火车的声音,如闻天籁。
这种精密的金属碰撞音令他们大开眼界。
仿佛新世界大门打开。
他俩正是灵感爆棚,思如泉涌的时候。
谱曲、编舞,正中下怀。
问明了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