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还是那句话,得膝下有子傍身才行。
得趁如今侯爷还算精神健壮时,趁早借腹生一子。
只要有儿子,养在膝下,日后还怕什么?
左右如今二房是搬出去了,日后也不能再争什么。
至于世子爷那一房……世子夫人卢氏嫁来赵家也有几年,不过只得一女。
若她一直膝下无子的话,日后这阖府的荣誉落谁手里,都还不一定。
提起如今二房要搬走,小郑氏忽然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来。
“我上回两次落胎,皆是那个畜生在暗中做的鬼。
虽说后来大夫说我身子有损,再难有孕。
可如今那畜生就要搬走了,若是我好好调理调理的话,或许能再有机会生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若实在不行,再借腹生子也不迟。”
若能得一个自己的骨肉,小郑氏多少还是不太情愿让别的女人生的。
嬷嬷也说:“若是夫人能自己生,那是再好不过的。
凭侯爷对夫人您多年的宠爱,若您能生得一子的话,日后这一品侯府,可就真不是那一房说了算了。”
小郑氏知道嬷嬷口中的“那一房”
指谁,她哼一声说:“大房夫妻装得倒是乖,谁知他们夫妻心里是怎么想的。
如今我膝下无子,于赵家无功,争不得掌家之权。
待我得了子嗣,我要那卢氏跪我面前给我奉茶。
晨昏定省,站规矩,听教训,自是一样不能少。”
“那是自然的。”
嬷嬷附和,“眼下老夫人是要跟着二房走的,到时候,阖府内宅,可就是您最大了。”
嬷嬷想了想,又说:“夫人此次备孕,定要计划周全。
不如趁着此次病重的机会,将娘家太夫人接来府上小住。
有太夫人在,您也能少操心一些。”
小郑氏的母亲,是荥阳郑氏如今的主支一脉二房的夫人。
荥阳郑家军如今分两支,先侯夫人大郑氏父兄领着左军,小郑氏父兄则领右军。
自十多年前发生了那件事后,郑氏一族自此便分为两路。
泾渭分明,并且水火不容。
十多年来相互牵制,倒也十分安稳。
这小半个月来府上异常热闹,卢氏更是与青云阁这边走得近。
日日都在去溢福园之前先往青云阁来一趟,然后再伙着柳香一起往溢福园去请安。
老太太如今自然是不担心小孙媳了,但她不免要担心起大孙媳来。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