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吹过,西库房的门“嘎吱嘎吱”
地响着,在这片静谧的夜里显得尤为突兀。
乔太夫人立于库房之外,并未离开。
她神色紧绷且纠结,目光紧紧地盯着那扇晃动的门,心底满是狐疑与忐忑。
此时,她的心中混杂着惊惶、恼怒与迷茫,更多的则是对当下状况的无力感。
倘若先前提出的条件已被元国公夫人应下,可她却拿不出玉佩,那元国公府会不会觉得她是在蓄意捉弄?仅仅是想到此处,乔太夫人便觉得胸口沉闷,好似被什么给塞住了。
可眼下,她毫无他法,只能尝试以温和的态度去规劝乔念夕。
一直以来掌控着乔家诸事的她,骤然间没了那种把控力,这种落差让她极为不适应,脸色也愈发阴沉了下去。
“回礼佛堂。”
她冷淡地吐出这几个字,接着便又被抬回了礼佛堂,一路上都沉默不语,满心忧愁。
那一晚,乔太夫人在床上辗转反侧,几乎未曾合眼。
在随后的三天里,她的情绪持续低落,不停地派人留意乔念夕的所作所为。
她瞅见乔念夕仅用一天就规整好了西库房的全部物件,还在清风苑里头新造了一个小厨房,甚至跳过府里的管事,直接从外面找人来修整清风苑,并且在后院开了一扇通向侯府东北跑马场的小门。
这些举动无疑是在试探乔太夫人的底线,尽管她的耐心已所剩无几,但也只得继续忍耐。
府里的下人们向来会看脸色,见乔念夕这般行事高调,都以为她是得了乔太夫人的欢心,于是纷纷开始讨好她,送往清风苑的食物也越发精美。
但乔太夫人此刻没心思理会这些琐碎之事,每日心心念念的都是玉佩的问题,却又苦寻不到解决的途径……
直至十一月初十的清晨,一位老仆匆匆赶来禀报:“太夫人,元国公夫人来了!”
乔太夫人顿时一怔,没料到对方会这般突然到访。
来不及过多思索,她马上对徐嬷嬷吩咐道:“你亲自去迎一下。”
徐嬷嬷连忙应下便去了。
没过多久,她又火急火燎地折回,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太夫人,元国公夫人带着媒婆一块儿来了……说是来给三姑娘下小定的。”
“什么?!”
乔太夫人手中的佛珠差点掉落,此前她揣测元国公夫人此行为玉佩而来,岂料竟是这般情形!
乔太夫人用力攥紧佛珠,心头涌起的纷繁情绪仿若交织成团。
毋庸置疑,元国公府此番明显是要把事情搞大,看样子这场风波绝非轻易就能落幕。
诚如乔太夫人所忧虑的那般,元国公府此次来势汹汹,还专门邀了晋安伯世子夫人充当媒人。
不仅如此,他们大张旗鼓地带了十几箱分量十足的小定礼,沿途抛撒铜钱,引得京都的百姓们纷纷聚拢围观,最后在侯府门前聚集成群,场面好不热闹。
因元国公府这般高调行事,消息仿若长了翅膀迅速传开,不过半天工夫,整个京都便都知道了此事,成为众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瞅这阵仗,元国公府对这门婚事可重视得很呐。”
“我可是亲眼瞧见那些装小定礼的箱子沉甸甸的,扁担都被压弯咯。”
“今儿个我一路跟着元国公府的车队到这儿,光捡的铜钱就够我美美地喝上一顿酒咯。”
在京都的一家酒楼大厅之中,宾客熙熙攘攘,众人一边饮酒一边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此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