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淳在党进结业告假回乡后,就去了温侍讲那里,打探本次拔贡生的仕途去向,也议论吏部官员的任免情况。
这天晚上,党淳请温侍讲来府喝酒聊天。
党淳叹息说道:“我这个京官做得越来越没有兴趣了,本人不善谄媚之事,升迁已无所望。
如今物价飞涨,俸禄又无所增,加之甲午战败后,朝廷签署了《马关条约》,赔给了日本强盗两亿多两白银,使得国库空虚。
以前还发些养廉金,现在几乎没有了。
这样,本来人人羡慕的京官,如今却变成了穷汉,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我真想辞官回乡。
我侄儿党进也不知道能封个什么官,我可不想让他当我这种官。”
他情绪低落。
温侍讲言道:“的确是这样,确实存在官阶高的俸禄不如官阶低的、京官俸禄不如地方官的现象。”
党淳接着说:“像我侄儿党进,他没资格进入翰林,怎能在京城发展?只要能封个地方的七品知县就不错了。”
温传讲赞同地说:“地方的知县确实是个肥差,但这个位子基本上被进士占去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我试着去吏部姜尚书那里说一声,看能否给这么一个机会。”
党淳听言,连忙斟了一杯酒,他将酒杯高高举过头,敬温侍讲说:“谢大人!
那就让大人费心了!”
温侍讲接过酒,一饮而尽。
他接着说:“知县也不是只一个等级。
比如,山东的曲阜县,因沾了孔圣人的光,官阶是正六品;东北的沈阳县,由于是皇家的祖地,官阶也是正六品;更有大兴县和宛平县,人称京县,地处京畿重地,知县也为正堂六品。
这些县非进士不能担任。
相反,有些县却不那么让人上眼。
比如边远地带,或是那穷山恶水、穷乡僻壤,就无人愿去。
除非圣旨下达,皇帝亲封才行。
这可不是咱娃想去的地方。”
说到这里,温侍讲好像有些为难似的说:“关于令侄之事,我只是想试一试人家的口气,因为我和姜尚书虽关系相处得较好,但不是至交之友,官阶地位相差很大,人家是从一品,而我只是四品官。
鉴于我对你家族的钦佩,我便去蹭一蹭脸皮。”
他的态度十分恳切。
党淳知道,办事离了钱是不行的。
温大人要给自家办事,当然需要钱。
人常说:“钱到事情办,火到猪头烂。”
于是他将积攒的百两银票递给温侍讲,说:“求人办事总得给人家有个表示吧?这是百两银票,你先拿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